[发明专利]基于多尺度DEM空间模型的高程点自动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4880.X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9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民;李梦源;邸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尺度 dem 空间 模型 高程 自动 提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尺度DEM空间模型的高程点自动提取方法,其中,所述DEM为原始输入DEM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多尺度DEM空间模型建立:对所述DEM数据建立多尺度DEM空间模型;
步骤二,初始高程点和临时高程点提取:在所述多尺度空间模型的第1层DEM数据中提取所述初始高程点,包括山峰点和洼地点,在多尺度空间模型的其余层提取临时高程点;
步骤三,高程点追踪:对于初始高程点,在第2层至第N层进行追踪,遍历第1层的初始高程点,判断在第2层尺度空间中,该高程点所在象元的周围8个象元中是否存在相同类型的高程点,若存在,则该高程点转移,存活时间增加1,若存在大于等于两个相同类型的高程点,则选取坡度最小的象元;以转移后的高程点为基准,继续判断第3层该高程点所在象元的周围8个象元中是否存在相同类型的高程点,重复这个操作,直至第N层,对于第i层的临时高程点,在第i+1至第N层进行追踪,追踪方法同初始高程点;
步骤四,结果高程点提取:根据所述初始高程点和所述临时高程点的存活时间,即存在的层数,设置存活时间阈值,若大于等于该阈值,则提取为所述结果高程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DEM空间模型的高程点自动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多尺度DEM空间模型的输入数据为DEM,由高斯滤波对所述DEM进行N-1次卷积得到所述多尺度空间模型,卷积模板的大小为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DEM空间模型的高程点自动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初始高程点和所述临时高程点提取方法如下:遍历所述多尺度DEM空间模型每一层的象元,在3*3大小的窗口中判断中心象元与周围象元之间的高程大小关系,进而提取中心象元的中心点为高程点,遍历第1层得到所述初始高程点,遍历其它层得到所述临时高程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8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