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作物耕种土壤污染透析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4901.8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才;李效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长才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7B1/28;B02C1/00;B01F7/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 耕种 土壤污染 透析 修复 设备 方法 | ||
1.农作物耕种土壤污染透析修复设备,包括修复机构(1)和支撑机构(2),修复机构(1)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机构(1)包括过滤机构(11)、内置旋盘(12)、漏斗(13)、碾压机构(14)、螺旋机构(15)、中间管(16)、侧端壳(17)、通料管(18)和出料腔(19),所述过滤机构(11)的右端安装有碾压机构(14),所述碾压机构(14)的外圈安装有内置旋盘(12),所述内置旋盘(12)的顶端安装有漏斗(13),所述碾压机构(14)的另一端安装有螺旋机构(15),所述包括过滤机构(11)、碾压机构(14)与螺旋机构(15)的侧端通过侧端壳(17)与中间管(16)活动连接,所述中间管(16)之间通过通料管(18)活动连接,所述中间管(16)的前端开设有出料腔(19),所述中间管(16)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底盘(21)、上柱体(22)、顶盘(23)、贯穿横筒(24)、出料竖筒(25)和开腔(26),所述支撑底盘(21)的上端安装有上柱体(22),所述上柱体(22)的顶端与顶盘(23)活动连接,所述上柱体(22)的前端开设有贯穿横筒(24),所述贯穿横筒(24)的另一端与出料竖筒(25)活动连接,所述出料竖筒(25)的前端开设有开腔(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耕种土壤污染透析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11)包括调整斜板(111)、震动滤网(112)和通料块(113),所述调整斜板(111)的内腔安装有震动滤网(112),所述调整斜板(111)的右端安装有通料块(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物耕种土壤污染透析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料块(113)的侧端安装有碾压机构(14),所述碾压机构(14)包括碾压电机(141)、伸缩杆(142)、接触斜块(143)和碾压基块(144),所述碾压电机(141)的内端安装有伸缩杆(142),所述伸缩杆(142)的另一端安装有接触斜块(143),所述接触斜块(143)的内端排列铺设有碾压基块(1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耕种土壤污染透析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机构(15)包括驱动电机(151)和螺旋杆(152),所述驱动电机(151)的底端安装有螺旋杆(1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作物耕种土壤污染透析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152)与螺旋机构(15)外壳内腔壁贴合,为一种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耕种土壤污染透析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旋盘(12)包括盘体(121)、外环扇(122)和上接环圈(123),所述盘体(121)的外圈环形阵列设置有外环扇(122),所述盘体(121)的顶端开设有上接环圈(1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作物耕种土壤污染透析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环圈(123)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漏斗(13),使内置旋盘(12)与漏斗(13)成为一个整体。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农作物耕种土壤污染透析修复设备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整体装置放置于平整地面上,将土壤通过过滤机构(11)的顶端放置进入装置内腔;
S2:通过过滤机构(11)的孔径过滤,能够通过震动滤网(112)的土壤贯穿后向下掉落,无法通过震动滤网(112)的土壤向右端滑动,通过通料块(113)进入碾压机构(14)内腔,
S3:接触斜块(143)之间互相接触碰撞,利用其二者之间的的碰撞摩擦力对土壤进行碾碎,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通过漏斗向碾压机构(14)内腔进行空气传输,碾碎的土壤通过接触斜块(143)边缘于碾压机构(14)外壳内腔边缘间隔处向下移动;
S4:未完全碾压的土壤通过接触斜块(143)的倾斜角度向右端进入螺旋机构(15)的内腔;
S5:通过驱动电机(151)驱动螺旋杆(152)进行匀速旋转,将土壤进行搅拌,搅拌的过程中向其内腔加入少量清水,向下转运至中间管(16)内腔;
S6:完成修复的土壤分为三种土壤分别通过不同的贯穿横筒(24)搬运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长才,未经黄长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9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