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矿井主排水系统的高压喷射排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4906.0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骆真贵;赵双飞;邓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F04D9/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成 |
地址: | 55353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矿井 排水系统 高压 喷射 排气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井主排水系统的高压喷射排气装置,它包括弯头、法兰和缩径管,所述弯头下方通过短节一连接有锥管一,弯头侧端通过法兰分别固定连接有直管、锥管二、缩径管和锥管三,在弯头上设有螺纹接头,螺纹接头内螺纹连接有喷嘴,所述哇嘴的喷射轴线与直管、锥管二、缩径管和锥管三的轴线重合。通过在主排水系统的吸水管上设置本排气装置,采用高压水进行高速喷射而产生的负压对吸水管中的气体进行抽排出去,排出去的水通过管道接入到水池中,这样在吸水管道中就不会积存气体了,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主排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矿井主排水系统的高压喷射排气装置,属于煤矿开采排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煤矿的主排水系统均采用人工控制水泵方式进行矿井排水,这种排水方式必须通过水泵司机人为的判断泵房水仓小井的水位情况来确定是否开启(关闭)水泵运行,导致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泵房水仓小井的水位情况,且整个排水工艺流程必须按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很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满足矿井自动化、智能化要求,需对井下主排水泵房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
另一方面,由于主排水系统的从泵体到液面中间吸水管路内有空气,而主排水泵位于吸水管的上方,排空不达标时容易主泵开启后并不能正常排水,导致启动失败,在启动前一定要将吸水管内的空气排除,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向吸水管内罐水,操作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矿井主排水系统的高压喷射排气装置,通过在主排水系统的吸水管上设置本排气装置,采用高压水进行高速喷射而产生的负压对吸水管中的气体进行抽排出去,排出去的水通过管道接入到水池中,这样在吸水管道中就不会积存气体了,有效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矿井主排水系统的高压喷射排气装置,它包括弯头、法兰和缩径管,所述弯头下方通过短节一连接有锥管一,弯头侧端通过法兰分别固定连接有直管、锥管二、缩径管和锥管三,在弯头上设有螺纹接头,螺纹接头内螺纹连接有喷嘴,所述哇嘴的喷射轴线与直管、锥管二、缩径管和锥管三的轴线重合。
所述弯头为90度直角弯头。
所述锥管一通过短管可拆卸连接到主排水系统的吸水管上。
所述弯头与法兰之间固定连接有短节二。
所述喷嘴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螺纹连接段、螺纹固定段和锥体段,螺纹固定段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到螺纹接头内,锥体段位于弯头内,螺纹连接段外端通过管道连接到高压水系统上,在螺纹固定段和锥体段内侧设有圆筒形的空腔体,在螺纹连接段内设有圆锥形的锥腔体并与空腔体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排水系统的吸水管上设置本排气装置,采用高压水进行高速喷射而产生的负压对吸水管中的气体进行抽排出去,排出去的水通过管道接入到水池中,这样在吸水管道中就不会积存气体了,主排水泵根据工况设定以及时间水位等参数,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开启、停止水泵的运转,还能实现泵阀的连锁启动,对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接口向上传送数据,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喷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本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一种用于矿井主排水系统的高压喷射排气装置,它包括弯头3、法兰4和缩径管7,所述弯头3下方通过短节一10连接有锥管一11,弯头3侧端通过法兰4分别固定连接有直管8、锥管二5、缩径管7和锥管三6,在弯头3上设有螺纹接头1,螺纹接头1内螺纹连接有喷嘴2,所述哇嘴2的喷射轴线与直管8、锥管二5、缩径管7和锥管三6的轴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旁通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载动态LCD电子站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