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35MPa加氢增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4923.4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0;F17C13/02;F17D1/07;F17D3/0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成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客车 35 mpa 加氢 增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35MPa加氢增压装置,它包括氢气增压泵、安全切换装置和加氢枪,所述氢气增压泵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和氢气金属软管与氢气源连接,氢气增压泵出气口通过出气管和加氢枪软管连接加氢枪,氢气增压泵的驱动气入口通过驱动气管与驱动气源连接,安全切换装置设置在驱动气管上靠近氢气增压泵端。本发明氢燃料电池客车35MPa加氢增压装置是专门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补充或充灌高压氢气而设计的一款装置,选用两台非电驱动型气体增压泵作为气体增压动力,增压后输出氢气压力最高可达37MPa,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尤其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35MPa加氢增压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对于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大的意义,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因其无污染、零排放成为电动汽车研究的一个热点,它克服了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的缺陷。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内燃机汽车不可比拟的优点,而且仍然保持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加速性能、高速度、长距离行驶和安全、舒适等性能。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还处于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阶段,在车辆系统技术、加氢设施、车辆储氢、制造成本、运行经验、标准和法规等方面,还有大量问题需要系统地考虑和解决,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各国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因此,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案研究和测试技术研究已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35MPa加氢增压装置,本发明氢燃料电池客车35MPa加氢增压装置是专门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补充或充灌高压氢气而设计的一款装置,选用两台非电驱动型气体增压泵作为气体增压动力,增压后输出氢气压力最高可达37MPa,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35MPa加氢增压装置,它包括氢气增压泵、安全切换装置和加氢枪,所述氢气增压泵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和氢气金属软管与氢气源连接,氢气增压泵出气口通过出气管和加氢枪软管连接加氢枪,氢气增压泵的驱动气入口通过驱动气管与驱动气源连接,安全切换装置设置在驱动气管上靠近氢气增压泵端。
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氢气进气压力表和氢气供气阀。
所述驱动气管上分别设置有除水除油组件、调压阀、驱动气压力表和驱动气阀。
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热交换器和氢气出气压力表,用于将氢气增压泵的高温气体降温输送。
所述出气管上还设有安全阀,安全阀与出气管之间通过手动球阀连接,所述手动球阀设置在加氢枪软管和热交换器之间的出气管管道上。
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静电接地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氢燃料电池客车35MPa加氢增压装置是专门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补充或充灌高压氢气而设计的一款装置,选用两台非电驱动型气体增压泵作为气体增压动力,增压后输出氢气压力最高可达37MPa。
本发明装置是利用大面积活塞的低压气体驱动而在小面积活塞上产生高压气体。输出气压通过驱动气压无级调节。其优点:1)维护简单:气体增压泵的零件及密封少,维护简单且成本低;2)性价比高,气体增压泵具有输出性能高而成本低的特性;3)可调性强,气体增压泵输出压力和流量都由驱动气体的压力调节阀准确地调节;4)调节驱动气压,使气压管道增压泵的输出压力在预增气压和最大输出压力之间精确调整; 5)输出流量大,气动增压泵只需0.2~0.8Mpa压缩空气,相同系列的所有“O”型圈、易损部件可相互替换,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且无需使用润滑剂; 6)自动保压,工作时,气体增压泵迅速往复工作,随着输出压力接近设定压力值时泵的往复运动速度减小直至停止,并保持这个压力,此时能量消耗很小,无热量产生,无零件运动,当压力平衡打破,气体增压泵自动开始工作到下一个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条内衣生产用杀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弧状板混凝土铺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