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源热泵辅助电加热分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5191.0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健翔;孙晋飞;王旭;王心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欧适能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2 | 分类号: | F24D11/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周国勇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源热泵 辅助 加热 分级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加热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电加热分级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其通过一循环水泵连接缓冲缓冲水罐;缓冲水罐,其设有第一级电加热器及第二级电加热器,且所述第一级电加热器及第二级电加热器各连接一执行器;控制器,连接所述执行器,用于通过执行器控制所述第一级电加热器及第级二电加热器的运行状态;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缓冲水罐,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水罐供水温度,并反馈到所述控制器。本发明还相应的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借此,本发明在空气源热泵无法达到供热要求时,在设定的取样时间间隔内,根据温升速度控制开启几级电加热,同时设置了温度控制精度值,可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具有降低系统反馈延迟、提高控温精度、减少温度波动以及节约能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电加热分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清洁供暖方式,近年来在多种场合获得了广泛应用,系统通过消耗少量电能,将空气中的能量通过逆卡诺循环转移到工质中将水加热,进行用户侧的供热,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高效制热、节能环保的优点,实现了清洁供热,但空气源热泵的运行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当外界温度较低时,会造成换热器盘管表面结霜,使得热泵制热效率降低,造成供热量衰减的问题,同时因建筑对热的需求增加,导致供热量达不到要求,此时需要结合电辅助进行加热。电辅助加热耗能比较大,控制方法的设置对能耗的节省起着显著作用,目前情况下的电辅助加热控制系统设置简单,经常出现电辅助加热不足或过大的情况,造成温度波动较大、加热效果不好以及能源浪费的问题。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电加热分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在空气源热泵无法达到供热要求时,在设定的取样时间间隔内,根据温升速度控制开启几级电加热,同时设置了温度控制精度值,可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具有降低系统反馈延迟、提高控温精度、减少温度波动以及节约能耗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电加热分级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空气源热泵,其通过一循环水泵连接缓冲缓冲水罐;
缓冲水罐,其设有第一级电加热器及第二级电加热器,且所述第一级电加热器及第二级电加热器各连接一执行器;
控制器,连接所述执行器,用于通过执行器控制所述第一级电加热器及第级二电加热器的运行状态;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缓冲水罐,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水罐供水温度,并反馈到所述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源热泵辅助电加热分级控制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缓冲水罐的第三级电加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源热泵辅助电加热分级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级电加热器、第二级电加热器及第三级电加热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源热泵辅助电加热分级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分时检测所述水罐的供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源热泵辅助电加热分级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S1、设置供水目标温度Tg*、取样时间间隔Δt、温升速率比较参数a和b(a<b)及温度控制精度δT;
S2、测量供水温度Tg,并判断供水温度Tg是否小于供水目标温度Tg*,若是,执行步骤S3,否则继续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供水温度Tg,进行控制循环;
S3、判断空气源热泵是否全负荷运行,若是,则执行步骤S4,否则控制调整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欧适能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欧适能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5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