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改变汽车排气系统的NVH性能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5338.6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唐荣江;顾昱彬;郑伟光;许恩永;江佳峰;石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攀 |
地址: | 541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汽车 排气 系统 nvh 性能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改变汽车排气系统的NVH性能支架,涉及到汽车配件领域,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锁紧螺丝,安装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活动板的另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安装板的另一侧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适配的限位滑槽,限位滑块位于限位滑槽内。通过在安装板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限位滑块两侧的减震弹簧起到了横向减震的作用,同时安装板与活动板之间的阻尼层相互配合起到了阻尼减震的作用,而安装板与车体之间的减震垫起到了进一步减震的作用,提高了本装置的避震效果,避免车体产生的振动传递给排气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改变汽车排气系统的NVH性能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系统是进行汽车尾气净化、降低排气噪声、满足国家排放和噪声法规必不可少的汽车环保系统,而通过排气系统直接传递到车内的振动也是影响车内乘客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排气系统一端与发动机相连,另一端则通过挂钩与车体相连,发动机的振动传递给排气系统,然后再通过挂钩传给车身,车身的振动通过车身、方向盘和底板直接传给乘客,同时车身的振动也会辐时出去,在车内产生噪声。
对排气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等各子系统进行NVH测试时,通常用加装振动吸振器的方法才能解决其共振问题。然而针对不同的子系统所适用的振动吸振器需要不同的零部件厂商来提供,NVH工程师从提出设计的优化方案向主机厂反馈问题,再到由主机厂负责联系供应商提供专用的振动吸振器,其过程繁琐,耗时长。并且,振动吸振器还具有只针对某一共振频率减振的特点,一旦设计上与实际存在偏差而不能及时调整与改进,会大大降低NVH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另外不同的车型其上的排气系统管道粗细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的车型需要适配不同的管道支架,不仅涉及的流程很多,而且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还涉及到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振动吸振器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协调,使得项目的研发周期大大加长。因此,发明一种可改变汽车排气系统的NVH性能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汽车排气系统的NVH性能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变汽车排气系统的NVH性能支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锁紧螺丝,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活动板的另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适配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块位于限位滑槽内,且限位滑块的两侧均通过减震弹簧与限位滑槽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另一侧中部与安装板的另一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层,两个所述阻尼层贴合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管道固定机构,所述管道固定机构位于活动板的一侧,所述管道固定机构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件。
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位于固定夹板的下方,所述固定夹板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夹板的一端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的两端之间均通过弹性连接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的中部均设置为弧形面,所述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均粘接连接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橡胶凸起。
优选的,所述活动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燕尾滑块,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下端开设有与燕尾滑块相适配的燕尾滑槽,所述燕尾滑块位于燕尾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夹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连接板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远离固定块的一端插入插槽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5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