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6222.4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3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名英;利凯文;卢国杰;姜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6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老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将锂离子电池预充电至预设电压后放置入高温环境下,待锂离子电池的电压稳定后,记录锂离子电池放入高温环境至电压稳定的时间T1;步骤二:将锂离子电池转移至常温环境下,待锂离子电池的电压稳定后,记录锂离子电池放入常温环境至电压稳定的时间T2和锂离子电池电压稳定后的电压U1;步骤三:锂离子电池电压稳定后,记录锂离子电池在常温环境下持续静置时间T3后的电压U2,依照得到的K值确定锂离子电池是否存在微短路和自放电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老化方法能够有效缩短老化时间,也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在高温条件下的存放时间过程导致的锂离子电池胀气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测试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都包含老化步骤,老化的一般操作就是在电池装配注液完成后,第一次充放电化成后进行高温和常温放置,主要目的是稳定电芯电压,挑出K值不良的电芯;同时电池经过预化成工序后,电池内部石墨电极会形成一定量的SEI膜,但是此时SEI膜的结构紧密且孔隙小,将电池在高温下进行老化,将有助于SEI结构重组,形成宽松多孔的膜。
K值不良的电芯主要是电芯内部存在微短路,自放电大,容易造成低压不良,严重的具有爆炸的危险,一旦流入市场中,后果不堪设想。目前通常采用的老化方法是,将电芯充电至3.9V,然后在45℃下放置2天,再在常温下冷却2天,再存储2天。采用此种老化方法,存在着电芯电压下降过大的缺点,同时为了保证电池的充分老化,通常电池在高温条件下均放置较长的时间,由于在高温条件下的放置过长,容易导致电池胀气,不利于电池的后续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池老化存在老化时间长和电池损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锂离子电池预充电至预设电压后放置入高温环境下,持续监测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待锂离子电池的电压稳定后,记录锂离子电池放入高温环境至电压稳定的时间T1;
步骤二:将锂离子电池转移至常温环境下,持续监测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待锂离子电池的电压稳定后,记录锂离子电池放入常温环境至电压稳定的时间T2和锂离子电池电压稳定后的电压U1;
步骤三:锂离子电池电压稳定后,记录锂离子电池在常温环境下持续静置时间T3后的电压U2,此时K值=(U2-U1)/T3,依照得到的K值确定锂离子电池是否存在微短路和自放电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步骤一中,高温环境的温度为40℃~50℃。
可选的,所述步骤一中,锂离子电池的预充电条件为:充电电流为0.5C,满充电压4.4V或4.2V;截止电流0.01C、0.02C或0.05C。
可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判断锂离子电池电压稳定的条件为:单位时间的电压变化不超过±0.003V/s。
可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常温环境的温度为20℃~30℃。
可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判断锂离子电池电压稳定的条件为:单位时间的电压变化不超过±0.003V/s。
可选的,所述步骤三中,锂离子电池在常温环境下持续静置时间T3为44~52h。
可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当K值大于0.1时,则判定锂离子电池存在微短路和自放电的问题;当K值小于0.1时,则判定锂离子电池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6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