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6311.9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4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诚捷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样品 试管 rfid 溯源 标识 标签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涉及RFID标识标签技术领域。该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包括柔性外封装壳体,所述柔性外封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基层,所述柔性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层,所述天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所述柔性基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柔性绝缘层,所述天线层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均位于第一柔性绝缘层的下方中间位置。本发明,通过设计专业的处理软件,利用电子扫描枪扫描设定好ID的样本,样本管盖上RFID二极管发光,准确寻找出样本的精确位置,方便实验室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样本库人工查找存在的困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FID标识标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
背景技术
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标签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中,RFID工作原理: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在实验室中存放着许多的样品试管,对于这些样品试管通常需要使用RFID标识标签对其溯源进行管控,以便于识别试管中样品的相关信息,目前,实验室样品试管所使用的RFID标识标签较为简单,RFID标识标签自身的防护性能较差,RFID标识标签容易受到损坏,同时现有的许多RFID标识标签,存在着不能精确识别试管样本点的位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包括柔性外封装壳体,所述柔性外封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基层,所述柔性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层,所述天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所述柔性基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柔性绝缘层,所述天线层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均位于第一柔性绝缘层的下方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粘胶层、印刷面层、第二粘胶层与第一PET薄膜,所述柔性基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柔性绝缘层、第三粘胶层与第二PET薄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粘胶层、印刷面层、第二粘胶层与第一PET薄膜为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形状呈“回”型,且第二粘胶层设置在印刷面层的表面边缘处。
优选的,所述第二柔性绝缘层、第三粘胶层与第二PET薄膜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层、第一粘胶层、印刷面层、第二粘胶层、第一PET薄膜、第二柔性绝缘层、第三粘胶层与第二PET薄膜均位于柔性外封装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层与第二柔性绝缘层均为聚酰亚胺系树脂、环氧树脂或液晶聚合物中的一种,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层与第二柔性绝缘层分别压合在柔性基层的上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天线层蚀刻在柔性基层的表面,所述天线层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通过导电胶或者导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诚捷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诚捷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6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有二硫化钼的双功能的润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