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Flash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6324.6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6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求洋;张蓬鹤;徐英辉;熊素琴;陈思禹;袁翔宇;成达;张华;张保亮;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11/2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flash 数据传输 速率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测试Flash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初始化Flash产品;
将Flash产品供电电源的电压分别偏置为VCCmax和VCCmin,并将Flash产品的读取频率及Flash产品所处的环境温度进行设置,读取Flash产品的部分或者整个存储阵列,输出第一测试结果;
对比第一测试结果和预设结果,确定第一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是否一致,确定Flash产品的传输速率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设置,读取频率设置为读取频率的最大值,所述环境温度设置为-60℃至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Flash产品供电电源的电压分别偏置为VCCmax和VCCmin,并将Flash产品的读取频率设置为读取频率的最大值及Flash产品所处的环境温度设置为0℃~40℃,读取Flash产品的部分或者整个存储阵列,输出第二测试结果;
对第一测试结果和第二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对比,确定第一测试结果和第二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是否一致,确定Flash产品的传输速率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将Flash产品供电电源的电压分别偏置为VCCmax和VCCmin,并将Flash产品的读取频率设置为读取频率的最大值及Flash产品所处的环境温度设置为40℃~175℃,读取Flash产品的部分或者整个存储阵列,输出第三测试结果;
对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对比,确定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是否一致,确定Flash产品的传输速率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或第三测试结果中的至少一种,与预设结果一致,确定Flash产品的传输速率满足设计指标。
6.一种用于测试Flash数据传输速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初始化模块,初始化Flash产品;
测试模块,将Flash产品供电电源的电压分别偏置为VCCmax和VCCmin,并将Flash产品的读取频率及Flash产品所处的环境温度进行设置,读取Flash产品的部分或者整个存储阵列,输出第一测试结果;
判断模块,对比第一测试结果和预设结果,确定第一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是否一致,确定Flash产品的传输速率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设置,读取频率设置为读取频率的最大值,所述环境温度设置为-60℃至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测试模块还用于:
将Flash产品供电电源的电压分别偏置为VCCmax和VCCmin,并将Flash产品的读取频率设置为读取频率的最大值及Flash产品所处的环境温度设置为0℃~40℃,读取Flash产品的部分或者整个存储阵列,输出第二测试结果;
对第一测试结果和第二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对比,确定第一测试结果和第二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是否一致,确定Flash产品的传输速率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测试模块还用于:将Flash产品供电电源的电压分别偏置为VCCmax和VCCmin,并将Flash产品的读取频率设置为读取频率的最大值及Flash产品所处的环境温度设置为40℃~175℃,读取Flash产品的部分或者整个存储阵列,输出第三测试结果;
对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对比,确定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和第三测试结果,与预设结果是否一致,确定Flash产品的传输速率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第二测试结果或第三测试结果中的至少一种,与预设结果一致,确定Flash产品的传输速率满足设计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63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