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打磨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7263.5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留森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41/06;B24B49/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打磨 抛光 装置 | ||
本公开公开一种模具打磨抛光装置,属于模具打磨领域,包括动力平台,所述动力平台活动安装在竖直导轨上,动力平台上设有多个动力轴,动力轴下方安装有砂轮,砂轮下方设有三爪卡盘,动力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动力平台下方设有防尘套筒,防尘套筒上活动安装有旋转环,旋转环上设有第一环形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环形齿轮啮合,旋转环上活动安装有离心摆锤,防尘套筒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活动安装有风鸣轴,风鸣轴与第一安装孔之设有第一弹簧,离心摆锤一端抵触在风鸣轴的端面上,风鸣轴上设有风鸣孔,通过三爪卡盘将待加工零件固定好通过三爪卡盘与砂轮的旋转,对零件进行打磨加工同时通过离心摆锤配合风鸣孔对加工转速进行监控。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模具打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打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模具生产在制造业广泛应用,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模具上会出现磨损,为此需要对模具进行打磨,目前对模具进行打磨时,通常是工人用手持打磨石对模具进行打磨,由于打磨石与模具的打磨接触的面积过大,如此容易降低打磨的效率,且长时间打磨工人身体容易劳累,为了提高打磨效率,人工会将打磨石装在电机上对模具进行打磨,同时需要人工对模具进行固定,如此会增加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打磨时需要对打磨面进行加水润滑保证打磨精度,加水量与打磨的转轴速需要进行配备,同时主轴的打磨转速需要稳定在设置值范围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打磨抛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转速超差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具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动力平台,所述动力平台活动安装在竖直导轨上,动力平台上设有多个动力轴,动力轴下方安装有砂轮,砂轮下方设有三爪卡盘;
所述动力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动力平台下方设有防尘套筒,防尘套筒上活动安装有旋转环,旋转环上设有第一环形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环形齿轮啮合;
所述旋转环上活动安装有离心摆锤,防尘套筒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活动安装有风鸣轴,风鸣轴与第一安装孔之设有第一弹簧,离心摆锤一端抵触在风鸣轴的端面上,风鸣轴上设有风鸣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上开设第一台阶孔,第一台阶孔上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上设有活动第一圆环,第一弹簧位于第一圆环与风鸣轴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套筒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环形凸台相连通,第一环形槽内活动安装有调节环;
所述环形凸台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圆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调节环与第一圆环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环上开设有吸水槽,吸水槽内设有均与分布的负压叶片,防尘套筒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轴上设有活动第一带轮,动力电机上设有动力带轮,动力带轮上设有至少一个带轮槽,第一带轮与动力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平台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上活动安装有皮带涨紧轮。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使用三爪卡盘将待加工零件固定好后调整动力平台到合适的上下位置,启动动力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动力轴旋转,通过砂轮对零件进行打磨加工;
第二步:动力轴旋转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通过第一环形齿轮带动旋转环旋转,通过也使多个动力轴保持相同转速,旋转环旋转通过负压叶片进行抽水对增在加工的零件进行冲水;
第三步:旋转环旋转给离心摆锤向外的力,离心摆锤将风鸣轴向外抵触,当旋转环超过设定转速时,风鸣孔突出旋转环表面发出鸣响报警。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留森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宜兴留森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7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