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权重智能调整的接送安全评价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8205.4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0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G07C9/00;G06Q5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本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4 | 代理人: | 梁鹏钊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权重 智能 调整 接送 安全评价 算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权重智能调整的接送安全评价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出校门,学生出校门后,经过面部识别仪器进行打卡,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终端进入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分析和确认,然后信息处理终端通过信息传递端向学生家长发送手机短信息,然后相关人员释放学生出行。本发明通过多个面部识别仪器对学生进行打卡识别,然后出校门将信息发送至学生家长手机提醒学生出校门,然后下车时发送信息至学生家长手机提醒学生已经下车,然后学生家长还需要对学生有没有到家进行反馈,反馈后通过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对比核对,可及时的发现未回家孩子的信息,并及时的做出处理,提高学生接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学生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权重智能调整的接送安全评价算法。
背景技术
学生安全教育共分为六个专题,分别从校园内、外的安全防范,中职生上网安全防范、学生心理问题指导教育和实际训练操作中的安全防范内容出发,深入剖析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今后工作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并详细阐明了预防和应对措施,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可读性、实操性强,还穿插知识坊、小贴士、案例分析与故事会,增强趣味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目前在中小学在上下学时需要校车进行接送,其很容易出现学生漏上车、学生下错车、学生下车后不归家的情况发生,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智能调整的接送安全评价算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权重智能调整的接送安全评价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出校门,学生出校门后,经过面部识别仪器进行打卡,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终端进入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分析和确认,然后信息处理终端通过信息传递端向学生家长发送手机短信息,然后相关人员释放学生出行;
S2:上校车,学生进入校车后,再次通过面部识别仪器进行打卡,信息通过校车上的信息传递终端进入信息处理终端进行身份确认,避免学生误上校车,发车前,信息处理终端统计学生人数并与实际人数进行匹配,并通过信息显示终端显示出;
a1:当实际数量与预先设定数量不匹配时,则车内教师询问车内同学未上车同学的情况,然后通过信息处理终端调出相应学生班主任信息,并拨打询问核实情况,然后通过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等候学生,若不继续等候学生,则通过信息处理终端调出对应学生家长信息,然后车内教师拨打对应学生家长电话,对应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并得到家长的确认,确认完毕后即可进入下一步骤;
a2:当实际数量与预先设定数量一致时,则校车前门关闭,即可进行下一步骤;
S3:安全措施佩戴,人数确定完毕后,教师督促学生将安全带系好,系好后,教师依次检查学生的安全带是否系好,确定完毕后即可开始发车;
S4:校车发车,校车发车前,校车司机下车环顾四周,然后上车系好安全带后进行驾驶,当有学生达到下车地点时,学生下车前需要通过面部识别仪器进行打卡,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终端进入信息端处理终端后进行分析对比,核对该学生下车的地点是否与预先设定的地点相适配:
b1:当核对信息错误时,车内信息处理终端通过信息传递终端将信息传递至车内报警终端,然后车内报警终端运行提醒车内教师制止下错车的学生,并找出正确的下车学生让其下车;
b2:当核对信息正确时,校车后门打开,让学生下车;
然后信息处理终端通过信息传递终端向该学生家长发送下车短信,并要求家长回复信息确认学生到家,回复“1”代表到家,回复“2”代表未到家;
S5:人员核对,车内学生送达完毕后,教师开始检查车内情况,校车座位设置有指纹打卡,教师需在学生送完后,依次接触每个指纹打卡器进行打卡,信息会通过信息传递终端传递至信息处理终端进行确认,以此督促教师对车内环境进行视察,避免学生遗漏在车内和及时发现学生遗留物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8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