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吸附区域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8401.1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8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明;卢国艺;江岱平;曾金城;胡涛;雷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腾盛精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B25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吸附 区域 调节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吸附区域调节机构,包括真空吸块,调节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真空吸块的顶部为吸附工作面,所述真空吸块内为中空的真空腔,所述吸附工作面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真空腔的吸附孔。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左调节螺杆、右调节螺杆、左螺母活塞、右螺母活塞、多个密封圈。通过旋转调节杆左螺母活塞以及右螺母活塞的位置,以及阀门的通断,实现对真空吸块上吸附区域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提高吸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附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真空吸附区域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在显示模组类产品生产加工需要在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在对产品进行移动时通常采用真空吸附治具来吸附产品。吸附治具为了可以吸附移动不同尺寸的产品,治具通常设置有多个真空分区,每个真空分区相对应地由单独的阀门来控制通断。在吸附不同尺寸的产品时,通过控制系开关阀门的数量来使相应的真空分区来工作产生真空吸力。但是这样的调节方法由于真空吸附区的尺寸是固定的,当产品尺寸介于分区两尺寸之间时,只能选择小尺寸真空吸附区,放弃产品在真空区域外的边缘吸附,或选择大尺寸真空吸附区,但这样就会有较多的吸附区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结局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真空吸附区域调节机构,其可以灵活地调整真空吸取区域的长度,实现无极调节,为产品提供对合适的吸附区域,提高吸附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吸附区域调节机构,包括真空吸块,调节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真空吸块的顶部为吸附工作面,所述真空吸块内为中空的真空腔,所述吸附工作面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真空腔的吸附孔。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左调节螺杆、右调节螺杆、左螺母活塞、右螺母活塞、多个密封圈。所述左调节螺杆与所述右调节螺杆固定连接组成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真空腔的侧壁,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将贯穿所述真空腔的另一侧壁延伸至所述真空吸块外。所述左螺母活塞螺纹连接于所述左调节螺杆上,所述右螺母活塞螺纹连接于所述右调节螺杆上。所述左螺母活塞的两端与所述右螺母活塞的两端均套设有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真空腔的腔壁过盈配合。多个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真空腔分为多个部分,所述左螺母活塞上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为第一腔体,所述左螺母活塞与所述右螺母活塞之间为第二腔体,所述右螺母活塞上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为第三腔体。所述连接部件通过是三个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以及所述第三腔体连通。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三腔体连通的管道上还设置有阀门。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主管路、分管路、阀门、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均与所述阀门连接,所述主管路分别连接所述一接头与所述第二腔体,两个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接头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三腔体连通。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调节螺杆与所述右调节螺杆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真空腔的内壁,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于转动所述调节杆的旋钮。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吸附区域调节机构还包括区域显示部件,所述区域显示部件包括滑轨、第一磁吸块、第二磁吸块以及磁吸环。所述左螺母活塞与所述右螺母活塞上均套设有两个磁吸环。所述左螺母活塞上的两个所述密封圈的右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磁吸环,所述右螺母活塞上的两个所述密封圈的左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磁吸环。所述滑轨水平固定于所述真空吸块的前端面,两个所述第一磁吸块与两个所述第二磁吸块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两个所述第一磁吸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磁吸块之间。所述左螺母活塞上左侧的所述磁吸环与所述右螺母活塞上右侧的所述磁吸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磁吸块吸引。所述左螺母活塞上右侧的所述磁吸环与所述右螺母活塞上左侧的所述磁吸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磁吸块吸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腾盛精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腾盛精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8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