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尘爆炸性快速筛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9939.4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2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北;陈思凝;罗艾民;杨兆春;赵隧军;魏利军;王如君;多英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54 | 分类号: | G01N25/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 爆炸性 快速 筛选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粉尘爆炸性快速筛选系统,包括底座,爆炸箱,点火装置和喷粉组件,点火装置包括取电底座和点火枪,点火枪为可拆卸式点火枪为电热丝点火枪或电极点火枪,喷粉组件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微型入料箱和空气压缩机,爆炸箱的侧壁设置有涡流风机和止逆阀,爆炸箱内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模拟粉尘施工生产现场扬尘工况及火源、热源点式分布的工况,对粉尘爆炸特性进行快速定性筛选检测,具备温度,浓度可控,且耗材易于更换,测试空间易于清理的特点,有效解决了粉尘爆炸性快速筛选系统不同应用场景适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尘爆炸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粉尘爆炸性快速筛选系统。
背景技术
2014年昆山特别重大粉尘爆炸事故以来,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加大了涉粉企业和涉粉工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原安监总局于同年发布并实施了《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粉尘爆炸事故预防的政策文件。
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及其技术单位需要对其管辖的涉粉企业和涉粉工艺的粉尘爆炸性进行快速筛选,同时涉粉企业为做好安全生产及保障工作,需要对其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的爆炸性质进行验证,因此,无论是监管部门、技术鉴定机构、涉粉企业等单位均需要一款能够快速准确评估出粉尘是否具有爆炸性的设备或装置。
《粉尘云爆炸下限浓度测定方法》(GB/T16425)提供了一种可燃性粉尘爆炸下限浓度的20L球形标准爆炸实验装置,20L球形粉尘爆炸试验测试系统装置由爆炸罐体、喷粉系统、点火系统、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五大部分组成;可以用于测试粉尘爆炸压力和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等爆炸特征参量,但是在实际的测试装置应用中,20L球形标准爆炸实验装置的点火方式为化学点火头,制作化学点火头所使用的锆粉等易制爆药剂,一般涉粉企业无法采购到,另外,专业粉尘检测机构进行20L球形标准爆炸测试时,所需检测费用较高,若企业需检测的粉尘种类较多,则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CN201620163426.3公开了一种粉尘爆炸参数试验测试装置,该设计是一款简易的20L球型测试装置,该装置爆炸罐体、点火电极、粉尘喷头、压力传感器、电磁阀以及控制处理器等,可解决20L球型标准爆炸实验装置造价高、不易制作的问题;CN201420766537.4提供一种粉尘爆炸性快速筛选系统,测试装置包括球形爆炸罐、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温控装置,该设计应用20L球原理,增加了非常温条件下粉尘爆炸极限的测试条件,但该种非常温条件下的加热方式还是一种提供热环境的加热方式。
本发明具备可对涉爆粉尘进行粉尘爆炸性快速筛选测试的作用,具有可按设定浓度进行粉尘爆炸性测试的优点。本发明可以使涉粉企业及研究机构对爆炸性未知的粉尘进行快速筛选测试,同时解决了现有粉尘爆炸性测试设备无法定浓度进行粉尘爆炸性质研究的局限,解决了目前研究粉尘爆炸温度时只能采用电热板加热或热环境加热的局限,为粉尘爆炸性测试时浓度的确定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模拟粉尘施工生产现场扬尘及火源、热源点式分布工况的粉尘爆炸性快速筛选系统,具备温度,浓度可控,且耗材易于更换,测试空间易于清理的特点,有效解决了粉尘爆炸性快速筛选系统不同应用场景适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粉尘爆炸性快速筛选系统,包括底座,爆炸箱,点火装置和喷粉组件,所述喷粉组件设置于爆炸箱顶部,所述喷粉组件包括喷粉罩,喷粉管和输送管,所述喷粉管和喷粉罩置于爆炸箱内部,所述输送管置于爆炸箱外部且一端与喷粉管相连通,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微型入料箱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爆炸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涡流风机和止逆阀,所述止逆阀位于所述涡流风机和爆炸箱之间,所述点火装置包括取电底座,微型温控器和点火枪,所述取电底座设置在爆炸箱箱体底部并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微型温控器安装于取电底座内,所述点火枪与所述取电底座可拆卸式电连接,所述点火装置安装与所述爆炸箱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枪为电热丝点火枪或电极点火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减震底座
- 下一篇:密封保护效果好的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