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中多种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0499.4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婷;隋海霞;罗世鹏;刘桂华;商贵芹;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多种 非邻苯二 甲酸 塑化剂 残留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中多种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PVC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1.1:取50mgPVC样品;S1.2:向50mgPVC样品加入5mlTHF进行溶解后,取2ml试验样品;S1.3:向2ml试验样品中加入8ml甲醇过膜,并取5ml的过膜后的试验样品;S1.4:将5ml过膜后的试验样品进行氮吹至0.8~1.2ml后,加入乙酸乙酯定容至5ml试验样品;本发明PVC中多种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测试方法不仅能够测试出PVC中多种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弥补了国内现有检测方法缺失的现状,而且快速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中塑化剂残留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VC中多种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纯PVC刚性较强,为适用各种用途要对其进行增塑。增塑方式可有如下两种,内塑化和外塑化。内塑化为在聚合过程中添加醋酸乙烯酯或丙烯酸乙酯等单体与氯乙烯共聚。外塑化是将均聚物与一些添加剂(例如,酯类)高比例混合来达到增塑的作用。添加剂的酯基和聚合物链的C-Cl键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范德华力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的存在使得增塑剂可以很好地分散在PVC链中。分散在高分子链中的增塑剂削弱了高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从而使得聚合物的塑性增加。由于外塑化剂与聚合物之间仅靠着较弱的物理相互作用连接,因此,当其用于与食品接触时,存在其中的外塑化剂会迁移到食品中进而威胁人体健康。因此,了解PVC产品中存在的外塑化剂种类及其浓度十分重要。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简称PAEs),是一类广泛用于PVC中的外塑化剂。报道指出,PAEs为一种不仅可对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也会可对男性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如会损伤精子、降低生殖激素、弱化男性特征等。除此之外,研究也发现,肺功能受损、支气管阻塞、儿童哮喘和过敏以及成人哮喘等病症与在儿童时期(以及在胎儿和新生儿时期)和PAEs的接触有关。鉴于此,欧盟和美国等多个地区和国家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禁止和限制其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使用。其他毒性相对较低的塑化剂例如,环氧大豆油(ESBO)和多元脂肪酸酯类(例如,DBS)等已在PVC制品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增塑角色。一份瑞典的研究显示,截至2012年,non-PAEs的使用量已远超PAEs的使用。
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non-PAEs),又称PAEs的替代物,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己二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柠檬酸酯类、环己烷二羧酸酯类、癸二酸酯类、环氧植物油类、磷酸酯类、苯三甲酸酯类等。研究显示,对于某一样品而言,non-PAEs塑化剂往往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共存的,经统计分析,样品中只含有1种塑化剂的样品只有13%左右。
然而,目前对于non-PAEs的检测方法大多针对于某一种或者某一类物质,不能同时测出多种塑化剂,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PVC中多种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测试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VC中多种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PVC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1:取50mgPVC样品;
S1.2:向50mgPVC样品加入5mlTHF进行溶解后,取2ml试验样品;
S1.3:向2ml试验样品中加入8ml甲醇过膜,并取5ml的过膜后的试验样品;
S1.4:将5ml过膜后的试验样品进行氮吹至0.8~1.2ml后,加入乙酸乙酯定容至5ml试验样品;
S2:制定标准溶液,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未经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0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