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压壳体抗压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2066.2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陈峰;金腾龙;周学谦;任慧龙;冯国庆;许维军;刘宁;李辉;孙士丽;孙树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G01N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马思恒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压 壳体 抗压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耐压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压壳体抗压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设有左压头组件、右压头组件,左压头组件包括压头本体、压头连接板,压头本体的右端设有凹腔,凹腔内填充有若干铁磁体球,压头本体的左端内部设有磁性组件,压头本体上设有限位组件;左压头组件与右压头组件之间设有若干平行的滑杆,滑杆的左端之间固定有左连接板,滑杆的右端之间固定有右连接板,左连接板上设有压力检测组件,右连接板上设有加载组件。本发明中的左压头组件、右压头组件能够自动适应耐压壳体端部的形状,从而实现曲面的面接触加载,抗压测试加载时能够更好的模拟面接触压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测试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压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压壳体抗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的一种耐压壳体13,耐压壳体的中间部位呈圆柱状,耐压壳体的两个端面为球面,整体呈胶囊状,例如一些水下设备的外壳或者潜水艇等外壳,这些耐压壳体实际使用过程中要具备足够的抗压性能(水压),因此需要对耐压壳体进行耐压测试。对于潜水艇而言,通常都是等比例缩小制成耐压壳体的样品,然后对样品进行耐压测试,或者压力与应力的关系,进而对实际潜水艇外壳进行耐压性能评估。该种耐压壳体的表面为弧面或球面,耐压测试时通常直接通过千斤顶来顶压耐压壳体的两端球头(一般抗压测试主要是针对两端球面部分的抗压测试),圆柱部分的表面贴上应变片,通过压力、应力关系来评估耐压性能,然而千斤顶的头部与曲面直接为点接触,很难模拟水压的面接触压力,因此通过千斤顶来对该种耐压壳体进行抗压测试准确度很低;为了进一步使得抗压测试结果更加准确,有些实验室设置大型封闭的水箱,将耐压容器置于水箱内,通过外部设备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压,从而实现抗压测试,然而该种试验设备价格昂贵,而且对密封性要求很高,压力过大容易导致水箱爆裂,而且由于耐压壳体表面贴有应变片,应变片上的数据线需要引出水箱外,这对水箱的密封性要求进一步提高,同时很大的水压的作用直接会影响应变片的形变,从而对检测结果带来很大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耐压壳体抗压测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能自动适应耐压壳体两端球面、测试效果好的耐压壳体抗压测试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压壳体抗压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同轴分布的左压头组件、右压头组件,所述左压头组件包括压头本体、压头连接板,所述压头连接板通过左固定座与底板固定,所述压头本体的右端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填充有若干铁磁体球,压头本体的左端内部设有用于磁性吸引铁磁体球的磁性组件,所述压头本体上位于凹腔的开口端周围设有用于铁磁体球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右压头组件的结构与左压头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所述左压头组件与右压头组件之间设有若干平行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之间固定有左连接板,滑杆的右端之间固定有右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通过右固定座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板上设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右连接板上设有加载组件。
耐压壳体的中间圆柱表面贴上应变片,通过吊具将耐压壳体吊至左压头组件、右压头组件之间的位置,耐压壳体两端的球面分别与左压头组件、右压头组件对应,加载组件推动右压头组件向左移动,使得左压头组件、右压头组件夹紧耐压壳体,此时耐压壳体左端、右端的球面均进入凹腔内与铁磁体球接触,在耐压壳体球面的挤压作用下,凹腔内的铁磁体球自动调整至与球面贴合状态,铁磁体球由于受到限位组件的限位而无法跑出,随着耐压壳体的端部不断进入凹腔内,凹腔内的容积减小,直至所有铁磁体球充满凹腔内的剩余容积,此时耐压壳体的整个球面被铁磁体球接触、压紧,随着加载组件载荷的不断增大,压力检测组件能够实时检测压力大小,应变片能够实时检测到应力,从而获得压力与应力的关系,从而对耐压壳体的抗压性能作出评估。该种检测装置中,左压头组件、右压头组件能够自动适应耐压壳体端部的形状,从而实现耐压壳体局部曲面的整体加压,当凹腔的深度足够深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耐压壳体端部与中间侧壁的同时增压,还能实现不同型号、尺寸的耐压壳体的加压,通用性强,整体性能稳定,使用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2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限矩联轴器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生产加工用压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