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容量双投切电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2115.2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邱有钰;邱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石狮市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石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00;H02B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丘鸿超;蔡学俊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双投切 电源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容量双投切电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模块、逆变器、交流接触器、第一空开QF1和第二空开QF2;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正负极出线经逆变器、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KM1和第二空开QF2连接电源输出端口;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正负极出线经逆变器、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KM1、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KM2和第一空开QF1连接电源输入端口;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位于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KM2和第一空开QF1之间,两端分别两侧线路。其能够满足环网柜长时间充电需求;采用交流接触器作为切换装置,当环网柜送电后,该装置停止输出电源,省电。该装置可放置在环网柜环网柜内部,无需现场派人看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双投切电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利、电力行业中,很多电气设备以其优越的性能而广泛应用。环网柜就是其中之一,环网柜电气性能稳定,外形美观,在配电网中广泛应用。但是,存在一个问题,目前大部分环网柜都具备电动操作机构,环网柜备用电源就成为制约环网柜遥控操作的瓶颈。根据配电工作流程,新建的环网柜现场验收后到遥控送电时,备用电源一直在工作,待到电力调度部门遥控送电时,备用电源就没电了,导致遥控无法合闸送电,进而影响遥控操作成功率。同时在偏远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没有电源施工,导致简易的施工设备(例如手持混凝土振捣器)都无法使用,而现阶段的发电机使用的燃料为柴油或汽油,属易燃物品,在炎热酷暑的施工现场存放、使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案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一种大容量双投切电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用以解决环网柜后备电源不足的问题。
其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容量双投切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模块、逆变器、交流接触器、第一空开QF1和第二空开QF2;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正负极出线经逆变器、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KM1和第二空开QF2连接电源输出端口;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正负极出线经逆变器、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KM1、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KM2和第一空开QF1连接电源输入端口;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位于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KM2和第一空开QF1之间,两端分别两侧线路。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模块包括至少由两个蓄电池B1、B2串联构成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模块经第三空开QF3的两个触点分别连接逆变器和蓄电池充电端口。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B1通过船型开关QF4与第一电量检测模块M1连接构成第一电量检测回路;所述蓄电池B2通过船型开关QF5与第二电量检测模块M2连接构成第二电量检测回路。
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入端口连接环网柜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连接环网柜充放电模块并为环网柜提供操作电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开QF1和第二空开QF2的负荷侧分别设置有指示灯。
优选地,不同的所述蓄电池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装置柜体内。
以及根据以上优选装置工作方法之一,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将第一空开QF1和第二空开QF2断开,船型开关QF4和船型开关QF5合上;
步骤A2:将环网柜PT二次侧电源B641、C641的电源侧导线拆除,将电源输入端口的导线夹在B641、C641电源侧的导线上,并将电源输出端口的导线夹在B641、C641负荷侧导线上;
步骤A3:合上第一空开QF1和第二空开QF2,并将第三空开QF3拨至连接逆变器的位置1。
以及根据以上优选装置工作方法之二,其特征在于:将船型开关QF4和船型开关QF5断开,将第三空开QF3拨至连接拨至蓄电池充电端口位置2,并将充电器输出电源线接至蓄电池充电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石狮市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石狮分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石狮市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石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2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