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2189.6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波;殷耀;王玉军;王垚;施龙飞;孙富学;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7/112 | 分类号: | F16F7/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振动 减隔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包括多个减振孔,所述减振孔内填充有质量‑弹簧体系,所述质量‑弹簧体系包括多个水囊和气囊,所述水囊和气囊间隔交错设置,所述减振孔呈多排设置于振源与建筑物之间。该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施工简单、造价低、能对任何频率段的振动起到减隔振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振动已被列为七大公害之一,由此对振动控制措施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但目前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造价高且效率低,特别是诸如钢弹簧浮置板隔振器等精密装置,造价高的同时对安装要求条件苛刻,造成安装后减隔振效果不理想;二是现场施工困难,如隔振沟是最有效的减隔振措施,但对沟的深度、沟壁支护等均有要求;三是目前的减隔振措施对低频振动的效果很差,甚至无法控制低频振动,而低频振动由于传播远、与结构和人体的固有频率接近,其影响更为不利,更应得到控制。
一方面,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深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与建构物的距离越来越近;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活动越来越多,如施工中的强夯、动力机械、打桩等,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特别是这些振动所引起低频振动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造价低、能对任何频率段的振动起到减隔振作用的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包括多个减振孔,所述减振孔内填充有质量-弹簧体系,所述质量-弹簧体系包括多个水囊和气囊,所述水囊和气囊间隔交错设置,所述减振孔呈多排设置于振源与建筑物之间。
本发明中,减振孔已经起到常规的减隔振功能,减振孔内填充的气囊和水囊组合形成质量-弹簧体系,多排的周期分布的减振孔形成质量-弹簧体系的超材料。有效利用超材料的频带特性,即形成频率盲区,在该频率区段的振动也无法传递,起到减隔振的功能。可通过调节减振孔分布方式、水囊与气囊构成质量-弹性体系的刚度等特性使该系统能对任何频率段的振动起到减隔振的功能。同时,该系统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的优点,便于工程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提供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的质量-弹簧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的质量-弹簧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动减隔振系统的质量-弹簧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2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