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自适应减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2714.4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瑾;尹承双;马兆炜;李世林;陈政言;许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包春菊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自适应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减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自适应减振系统,包括由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组成的外套筒,U型板件的两侧镶嵌于金属外框架中,内部通过交叉型抗压板连接;交叉型抗压版的中部铰接,交叉型卡压板的中部分别与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通过第一阻尼弹簧连接;交叉型抗压版的左右两侧对称焊接第二阻尼弹簧;交叉型抗压板的四个端部分别通过滑块和限位弹簧与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滑动连接;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利用阻尼弹簧和限位弹簧的弹性势能、阻尼板的摩擦力、空气弹簧结构的空气压缩性以及磁流变阻尼器内磁流变液的粘性变化和电磁铁的斥力作用等的综合作用,使本发明的减振系统具有减振效果好、可靠性强、自主化控制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自适应减振系统,用于地铁车站等轨道交通减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交通因便捷、环保、准时、快速等原因成为世界各国的重点发展对象,很快轨道交通就出现了噪声大、舒适度不高、列车振动影响周围建筑等问题。现在已投入使用的减振装置大多为钢弹簧阻尼器、液体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他们在减少振动时,仍然存在列车振动传到阻尼器时,阻尼器上仍会产生持续振动的问题,这些振动对于乘车的舒适度和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出一种更高效减小振动的阻尼装置可以更好地解决当前轨道和环境的振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自适应减振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利用阻尼弹簧和限位弹簧的弹性势能、阻尼板的摩擦力、空气弹簧结构的空气压缩性以及磁流变阻尼器内磁流变液的粘性变化和电磁铁的斥力作用等的综合作用,使本发明的减振系统具有减振效果好、可靠性强、自主化控制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自适应减振系统,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包含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所述U型板件的两侧镶嵌于所述金属外框架中,所述U型板件与所述金属外框架之间通过交叉型抗压板连接;
所述交叉型抗压板的中部铰接,所述交叉型卡压板的中部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通过第一阻尼弹簧连接;所述交叉型抗压板上位于同一侧的抗压板之间通过第二阻尼弹簧连接,所述第二阻尼弹簧左右对称安装在所述交叉型抗压板上;
所述交叉型抗压板的上侧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和限位弹簧与所述U型板件滑动连接;所述交叉型抗压板的下侧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和限位弹簧与所述金属外框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对称安装在所述金属外框架的底部两侧,所述金属外框架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活塞杆,每个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装配入所述底座内,所述活塞与所述底座内密封的空气形成空气弹簧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阻尼弹簧。
优选的,所述滑块和限位弹簧之间设置有压电片,所述滑块和限位弹簧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阻尼板,所述阻尼板上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压电片、阻尼板分别和U型板件或金属外框架构成的密封空间内填充有磁流变液,所述压电片、磁流变液、阻尼板构成磁流变液阻尼器。
优选的,所述金属外框架与所述U型板件两侧的镶嵌处分别设置一对电磁铁,所述压电片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壁下端设置有充气孔。
优选的,所述阻尼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27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