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极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2792.4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信;刘复强;陈致龙;徐燕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智电子(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3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杨文文 |
地址: | 226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极 制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新型电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相对的加压装置和用于向电极通电的加电装置;
所述加压装置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用于压合制备电极的原料,制备电极的原料包括铜片和电阻合金,所述铜片和所述电阻合金置于所述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之间,所述加电装置包括电压转换装置,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加压装置,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输出端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加压装置,所述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加压装置,所述第一加压装置与所述铜片或电阻合金贴合,所述第二加压装置与所述电阻合金或铜片贴合,所述铜片与所述电阻合金贴合;
所述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加压通电后,所述电极和所述电阻合金均与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一铜片和一电阻合金,所述铜片与第一加压装置贴合,所述电阻合金与第二加压装置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两铜片和一电阻合金,两铜片分置于电阻合金上下两侧,且均与所述电阻合金贴合连接,两铜片包括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所述第一铜片与所述第一加压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铜片与所述第二加压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间距可调,当制备电极的原料置于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后,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间距缩小至压合铜片和电阻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装置置于第二加压装置的上方,在所述第二加压装置上设置有定位区域,所述原料置于定位区域后加压通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加压通电铜片和电阻合金的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凸台接触的铜片和电阻合金加压通电。
7.一种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设定尺寸及厚度的电阻合金带材;
将设定厚度的铜材通过机械切割的方式得到电极所需的铜片;
通过机器手臂将铜片放置于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之间;
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对铜片和电阻合金加压并通电,使铜片与电阻合金接面一侧因电弧而熔融接合;
以机器手臂将一次焊接的铜片与电阻合金另一侧准确放置于定位区域;
再对上下端装置施以加压并通电,使一次焊接的铜片与电阻合金另一侧接面因电弧而熔融完全接合;
将焊接后的电阻合金置入适当的退火炉退火降温,得到所需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作业时的电力参数为功率100~1500 kw,加压通电时间为10~90毫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阻合金的厚度0.1~5mm,铜片的厚度0.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合金为铜锰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智电子(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丽智电子(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27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