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解酸化脱毒工业废水的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3871.7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强;周岳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酸化 脱毒 工业废水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解酸化脱毒工业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工业废水中,然后将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废水通入接种有厌氧颗粒污泥的连续式反应器中进行处理即可;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所述厌氧颗粒污泥的质量比为0.005~0.07:1。本发明可以有效通过表面活性剂促进连续式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对毒性有机物的耐受能力,强化厌氧颗粒污泥对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水解能力,进而提高厌氧颗粒污泥的产酸能力,有效缩短连续式反应器的启动时间、提高启动后能承受的负荷;提升工业废水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一直是我国水处理领域的难点和重点。工业废水中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有毒有机物,这类污染物对微生物,特别是有毒有机物对产甲烷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这类工业废水难以采用低成本的厌氧产甲烷方式处理。
有机物对微生物的毒性,既与有机物本身的性质有关,同时也与有机物的浓度有关,另外还与微生物的类型有关。现有的两相厌氧工艺中,基于两相厌氧理论,厌氧过程可以分为产酸相和产甲烷相。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有毒有机物对产甲烷菌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大于产酸微生物,并且水解酸化过程可以将有毒有机物转化为毒性小、甚至无毒的代谢产物;因此,对于含有毒有机物的废水,采用两相厌氧工艺比厌氧产甲烷工艺要更适用。
但是,尽管水解酸化微生物对有毒有机物的耐受性能要强于产甲烷菌,而且可将有毒有机物转化为毒性小、甚至无毒的代谢产物;但现有两相厌氧水解酸化段存在的处理含有毒有机物工业废水能力也相对较低,如何提高水解酸化脱毒过程的性能仍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两相厌氧水解酸化段存在的处理含有毒有机物工业废水能力也相对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缩短启动时间、提高启动后能承受的负荷的水解酸化脱毒工业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一种水解酸化脱毒工业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
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工业废水中,然后将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废水通入接种有厌氧颗粒污泥的连续式反应器中进行处理即可;
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所述厌氧颗粒污泥的质量比为0.005~0.07:1。
所述表面活性剂与厌氧颗粒污泥的质量比为0.04~0.07:1。
所述工业废水中COD与N和P的质量比为(100~500):(4~6):1,即,工业废水中COD与N和P不足上述比例范围时,可添加适宜的营养物质进行补足。
所述工业废水中COD与N和P的质量比为100~500:5:1。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烷基多苷、鼠李糖脂、槐糖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6~30g/L。
所述含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废水的pH为6~8。
所述连续式反应器为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连续式反应器的回流比为0~30,温度为20~35℃。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历史轨迹的路网补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