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便意功能重建的原位植入仿生肛门括约肌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63874.0 申请日: 2020-10-27
公开(公告)号: CN112169171B 公开(公告)日: 2023-07-04
发明(设计)人: 颜国正;柴川页;韩玎;华芳芳;姚盛健;丁紫凡;肖敦玺;杨辰;王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A61N1/36 分类号: A61N1/36;A61F2/08
代理公司: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代理人: 王毓理;王锡麟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功能 重建 原位 植入 仿生 肛门 括约肌 系统
【说明书】:

一种基于便意功能重建的原位植入仿生肛门括约肌系统,包括:人工肛门括约肌模块、传感检测与转换模块、盆神经刺激模块、体外控制模块和体外供能模块,其中:人工肛门括约肌模块将在体内获取的压力信号传输至传感检测与转换模块以产生电刺激强度信号并通过盆神经刺激模块产生对应强度的刺激电信号以刺激盆神经,体外供能模块与人工肛门括约肌模块相连并为其提供能量,体外控制模块与人工肛门括约肌模块相连以供佩戴者自行控制排便。本发明具有人机接口及控制功能,通过传感检测与转换模块对直肠或肛管中粪便的量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信息构建对应强度的电信号对盆神经进行刺激,以激活佩戴者整个排便反射神经通路,从而真正形成便意感知功能重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便意功能重建的原位植入仿生肛门括约肌系统。

背景技术

大便失禁常由括约肌或神经损伤造成,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病之一,指人体失去对粪便排出的控制能力,易造成各种并发症,而且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人工肛门括约肌通过植入人体直肠末端代替肛门括约肌实现控便排便功能。正常人体排便机制中,肠道内容物逐渐积累扩张肠壁刺激壁内传感器产生冲动,从而通过排便反射产生便意。便意的形成需要神经系统参与,神经系统中的盆神经是排便反射通路中周围感受器与排便中枢、神经电信号传出与传入的中继,并明确提示人体是否需要排便以及排便是否完成。现有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是一个受外部控制的机械装置,虽然能通过传感检测模块感知直肠或肛管中粪便的量,但没有与生物体形成交互的接口,没有真正形成便意及重建便意功能,难以使患者本身产生便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括约肌系统缺乏人体交互的生理学接口,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所以人体无法真正产生便意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便意功能重建的原位植入仿生肛门括约肌系统,具有人性化人机接口及控制功能,通过传感检测与转换模块对直肠或肛管中粪便的量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信息构建对应强度的电信号,通过神经刺激电极对盆神经进行刺激以激活佩戴者整个排便反射神经通路,从而实现便意功能重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便意功能重建的原位植入仿生肛门括约肌系统,包括:人工肛门括约肌模块、传感检测与转换模块、盆神经刺激模块、体外控制模块和体外供能模块,其中:人工肛门括约肌模块将在体内获取的压力信号传输至传感检测与转换模块以产生电刺激强度信号并通过盆神经刺激模块产生对应强度的刺激电信号以刺激盆神经,体外供能模块与人工肛门括约肌模块相连并为其提供能量,体外控制模块与人工肛门括约肌模块相连以供佩戴者自行控制排便。

所述的人工肛门括约肌模块设置于直肠或肛管,包括:依次相连的执行机构、驱动与控制机构和电源管理机构,以及体内能量接收机构和体内无线通信机构,其中:执行机构夹持直肠或肛管形成肛肠角,体内能量接收机构与体外供能模块相连,体内无线通信机构与体外控制模块相连以接收排便信号。

所述的执行机构为封闭三环结构,包括:从上而下的三个操作臂和两个转动轴,其中:第一操作臂和第三操作臂同向设置且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轴上,第二操作臂与其余操作臂异向设置且一端固定在第二转动轴上。

所述的传感检测与转换模块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信息处理器和刺激电信号强度编码器,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执行机构的轴向和径向上,压力信息处理器与压力传感器相连以将其输出的压力信号转换为数字压力信号并获取表征直肠或肛管内粪便量的特征参数,刺激电信号强度编码器与压力信息处理器相连并获取其输出的特征参数以构建对应的电刺激强度信号。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独有的人机接口及控制功能,基于直肠或肛管中粪便量的检测信息构建对应强度的电信号对盆神经进行刺激,能够在大便失禁患者的直肠或肛管处原位植入仿生肛门括约肌系统以代替功能缺失的括约肌进行控便与排便,并能够激活神经源性患者的神经通路,以激活佩戴者整个排便反射神经通路,从而真正形成便意感知功能重建。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