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在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安装中冷器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4005.X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鹏;张捷;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02B67/0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王冬;韩威威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航空 活塞 发动机 安装 中冷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安装中冷器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减震器组件;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减速齿轮箱上;以及中冷器经由所述减震器组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本发明中的中冷器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发动机减速齿轮箱上,利用减速齿轮箱上现有的未使用的安装点,充分利用发动机舱空间,减少占用飞机机体的布置空间,避免飞机机体外部轮廓尺寸增加,避免飞机飞行阻力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安装中冷器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冷器是一种对涡轮增压器增压之后的空气进行冷却的零部件,实际上是涡轮增压的配套件。航空活塞发动机在高空使用时,空气流经涡轮增压器进行增压,增压后的气体温度急剧升高,因此需要对进入进气管的气体进行冷却,其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
目前使用的中冷器,通常是安装在飞机机身侧面或机腹,但是,由于中冷器的功能是将增压后的空气与外界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需要外界环境空气进入中冷器中,因此需要另外布置进风与出风通道,需要占用更大的空间,增加飞机外部轮廓尺寸,造成飞行阻力增加。另外,比较长的管路会造成更大的压损,降低了进气速率与压力,发动机的性能也会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在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安装中冷器的装置及方法,其目的是利用减速齿轮箱现有的未使用的安装点,充分利用发动机舱空间,减少占用飞机机体的布置空间,用于解决增加飞机机体外部轮廓尺寸,造成飞行阻力增加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安装中冷器的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减震器组件,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减速齿轮箱上,所述中冷器经由减震器组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被布置于中冷器之下并位于中冷器前部和中部的前安装支架以及被布置于中冷器之下并位于中冷器后部且相对于中冷器对称的后安装支架。
优选地,所述前安装支架包括:条状水平托板,被布置于中冷器之下并位于中冷器的前部和中部,用于托起中冷器并保持中冷器处于水平状态;条状前固定板,被布置于中冷器之下并位于中冷器的中部并连接于条状水平托板,用于在航空飞行的前后方向上固定条状水平托板和中冷器;以及条状支撑肋条,一端固定于条状水平托板的靠近中冷器的前部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于条状前固定板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条状水平托板设有一个或多个减震器安装孔,用于安装一个或多个减震器,并在减震器中穿入紧固螺栓,以固定连接至中冷器的底部;条状前固定板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用于穿入一个或多个紧固螺栓,以固定安装至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减速齿轮箱前侧的螺旋桨调速器安装点。
优选地,所述减震器安装孔为两个,被布置于靠近中冷器前端,并且相对减震器对称布置。
优选地,所述条状水平托板和条状前固定板由不锈钢板钣金折弯形成,折弯后的条状前固定板与条状水平托板上减震器安装孔的距离为中冷器前后安装孔距离的七分之四,并且条状支撑肋条一端固定于条状水平托板的前端,并且位于中冷器对称轴线上,所述条状支撑肋条另一端固定于条状前固定板,并且与条状前固定板下端的距离为条状前固定板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后安装支架是固定安装至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减速齿轮箱两侧的L形条状板,其中,后安装支架的短边固定连接至中冷器的底部并用于保持中冷器处于水平状态,后安装支架的长边固定安装至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减速齿轮箱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后安装支架是两个,相对于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减速齿轮箱左右对称,并且分别固定安装至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减速齿轮箱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后安装支架短边上设有减震器安装孔,安装减震器后用于穿入紧固螺栓,以用于调节中冷器处于水平状态,保证中冷器全部包覆在发动机舱内,以及保证中冷器安装后不承受额外的安装应力,避免中冷器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4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地小麦收割脱粒机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复合地膜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