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流井全自动捞渣无人行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4071.7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波;杨林;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科维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7/04 | 分类号: | B66C17/04;B66C13/46;B66C13/48;B66C13/40;B66C13/16;B66C15/00;B66C9/14;B66C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杨晓欣;张浩宇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井 全自动 无人 行车 系统 | ||
1.旋流井全自动捞渣无人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装置(1)、PLC控制器(2)、大小车定位装置(3)、大小车行走装置(4)、抓斗升降定位装置(5)和视觉监测装置(6),所述主控制装置(1)与PLC控制器(2)无线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和大小车定位装置(3)均安装于大小车行走装置(4),所述大小车行走装置(4)与PLC控制器(2)电性连接,所述抓斗升降定位装置(5)PLC控制器(2)电性连接,所述抓斗升降定位装置(5)和视觉监测装置(6)与主控制装置(1)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井全自动捞渣无人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车行走装置(4)包括大车行走轨道(41)、第一电动行走装置(42)、小车行走轨道(43)、第二电动行走装置(44)和称重传感器(45),所述大车行走轨道(41)设置为两条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电动行走装置(42)设置为两个并分别安装于两条大车行走轨道(41),所述小车行走轨道(43)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一电动行走装置(42),所述第二电动行走装置(44)安装于小车行走轨道(43),所述称重传感器(45)吊装于第二电动行走装置(44)的下端,所述抓斗升降定位装置(5)吊装于称重传感器(45)的下端,所述称重传感器(45)与PLC控制器(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井全自动捞渣无人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斗升降定位装置(5)包括钢绳卷筒(51)、旋转编码器(52)、接近开关(53)、钢绳(54)、抓斗(55)和抓斗开合控制机构,所述钢绳(54)的一端卷绕于钢绳卷筒(51),所述钢绳(54)的另一端与抓斗(55)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52)安装于钢绳卷筒(51)的一端,所述接近开关(53)安装于钢绳(54)一侧,所述抓斗开合控制机构与抓斗(55)连接并控制抓斗(55)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井全自动捞渣无人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车定位装置(3)包括原点基站(31)、大车上基站(32)和小车上基站(33),所述原点基站(31)安装于大车行走轨道(41)的一端,所述大车上基站(32)安装于小车行走轨道(43)的一端,所述小车上基站(33)安装于第二电动行走装置(44),所述原点基站(31)与大车上基站(32)无线连接,所述小车上基站(33)与大车上基站(32)无线连接。
5.旋流井全自动捞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移动大小车行走装置(4)使抓斗(55)位于旋流井位置;
S2、降下抓斗(55),感知抓斗(55)重量变化并配合视觉监测装置(6)检测到抓斗(55)入水后,即时张开抓斗(55);
S3、感知抓斗(55)重量变化,确定抓斗(55)触渣后,延时闭合抓斗(55);
S4、提升抓斗(55),将抓斗(55)移动到堆渣区域进行排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流井全自动捞渣无人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通过确定大车上基站(32)与原点基站(31)之间的距离确定抓斗(55)的X坐标,通过确定大车上基站(32)与小车上基站(33)之间的距离确定抓斗(55)的Y坐标,启动第一电动行走装置(42)以移动小车行走轨道(43)使用抓斗(55)到达预定的Y坐标,启动第二电动行走装置(44)以移动钢绳卷筒(51)使抓斗(55)到达预定的X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流井全自动捞渣无人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S2或S3中感知抓斗(55)重量变化具体为:称重传感器(45)输出抓斗(55)重量信号送至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判断抓斗(55)重量是否达到设定的阈值范围,从而判断抓斗(55)是否入水或触渣。确定抓斗入水或抓斗触渣后,PLC控制器(2)传送信号送给主控制装置(1),PLC控制器(2)同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打开或闭合抓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流井全自动捞渣无人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5、根据旋流井的深度和抓斗(55)触渣深度计算渣料深度,根据抓斗(55)的抓料体积确定抓斗(55)应抓料次数,根据旋流井面积计算抓斗(55)应入水坐标点位和每个入水坐标点位的应入水次数,重复步骤S1~S4,直到按照计算的应入水坐标点位和应入水次数完成抓料和排渣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科维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科维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40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17-00 包含一根或几根基本上水平的主梁,主梁端部直接支承在走轮或辊子上,走轮或辊子在有跨度的支承轨道上行走的桥式起重机
B66C17-04 . 有起重横梁的,如载有载荷吊挂元件如磁盘、吊钩的可回转横梁
B66C17-06 . 专门适用于特殊目的的,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用的;与用于特殊目的的辅助装置联合的
B66C17-08 ..用于向处理炉如炉、窑、烘箱加料
B66C17-10 ..用于吊运钢水包
B66C17-12 ..用于吊运工件,如钢锭,该工件要求暂时保持在处理炉内或从其中取出,如夹钳起重机、均热炉起重机、脱模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