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电子封装外壳的镀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5035.2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升;于辰伟;赵飞;黄志刚;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28/02 | 分类号: | C23C28/02;C23C18/32;C23C18/18;C25D5/12;C25D3/12;C25D3/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电子 封装 外壳 镀覆 方法 | ||
1.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电子封装外壳的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次活化:将铝基复合材料浸入含钯活化液中,在45~65℃中浸泡1~5分钟,取出后冲洗,在铝基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成第一钯原子活化层;
化学镀镍磷:将经过第一次活化的铝基复合材料浸入镍磷镀液中,温度为86-92℃,在第一钯原子活化层的外侧形成镍磷化学镍镀层;
第二次活化:将化学镀镍磷后的铝基复合材料再次浸入含钯活化液中,在45~65℃中浸泡1~5分钟,取出后冲洗,在镍磷化学镍镀层的外侧形成第二钯原子活化层;
化学镀镍硼:将经过第二次活化的铝基复合材料浸入镍硼镀液中,温度为60-70℃,在第二钯原子活化层的外侧形成镍硼化学镍镀层;
电镀镍:对经过化学镀镍硼的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电镀镍,在镍硼化学镍镀层的外侧形成电镀镍层;
电镀金:将经过电镀镍的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电镀金,在电镀镍层的外侧形成电镀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活化、第二次活化步骤中,所述含钯活化液中包含氯化钯、盐酸和氯化铵,其中:氯化钯的浓度为0.05~0.5g/L,盐酸的浓度为2~10ml/L,氯化铵的浓度为0.5~3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钯原子活化层的厚度为0.01~0.0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镀镍磷步骤中,镍磷化学镍镀层的厚度为2.5~15μm,镍磷化学镍镀层中磷的质量含量为10~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活化步骤中,第二钯原子活化层的厚度为0.01~0.0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镀镍硼步骤中,镍硼化学镍镀层的厚度为2.5~15μm,镍硼化学镍镀层中硼的质量含量0.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镀镍步骤中,电镀镍的电流密度为0.5~2A/dm2,温度为35~55℃;电镀镍层的厚度为2.5~1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镀金步骤中,电镀金的电流密为度0.1~0.6A/dm2,温度为50~70℃;电镀金层的厚度为1.3~5.7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50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生产线的上下物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道砟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