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罩骨架方管弯曲回弹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5394.8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武;晋昊;龙天明;陈松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架 弯曲 回弹 建模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罩骨架方管弯曲回弹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根据轮罩骨架方管截面形心坐标,建立轮罩骨架方管弯曲理论线模型,并对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进行分段,生成多段弯曲理论线模型;获取每一段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生成回弹理论线模型;根据所述回弹理论线模型建立轮罩骨架方管回弹三维模型。能直观的反应轮罩骨架方管在进行弹塑性弯曲后的回弹情况,其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为加工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建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罩骨架方管弯曲回弹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件加工领域,轮罩骨架方管在进行弹塑性弯曲过程中的弯曲应力和应变,会关系到回弹后的形状和精度,因此在加工之前,预测回弹后形状和精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CAE来模拟弹塑性弯曲过程,以获得弯曲应力和应变、回弹后残余应变和变形,预测回弹后形状和精度,建立弯曲形状尺寸与弯曲回弹形状尺寸之间的联系指导弯曲工艺设计,但是CAE建模难度大,成本高,效率底,精度差,因此不能给轮罩骨架方管的弯曲回弹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罩骨架方管弯曲回弹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能直观的反应轮罩骨架方管在进行弹塑性弯曲后的回弹情况,其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为加工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罩骨架方管弯曲回弹的建模方法,包括:
根据轮罩骨架方管截面形心坐标,建立罩骨架方管弯曲理论线模型,并对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进行分段,生成多段弯曲理论线模型;
获取每一段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生成回弹理论线模型;
根据所述回弹理论线模型建立轮罩骨架方管回弹三维模型。
优选地,所述参数包括:轮罩骨架方管梁高度、轮罩骨架方管梁宽度、轮罩骨架方管壁厚、弯曲半径、弯曲转角、及弯曲曲率中心。
优选地,获取每一段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生成回弹理论线模型,具体为:
根据所述参数获取每一段弹性核高度、回弹曲率、残余弯曲半径、残余转角;
以所述弯曲曲率中心为圆心,以残余弯曲半径为半径,以残余转角为圆心角画弧,生成与多段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对应的多段回弹理论线;
运算多段所述回弹理论线,生成回弹理论线模型。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回弹理论线模型建立轮罩骨架方管回弹三维模型,具体为:
生成轮罩骨架方管截面二维轮廓模型;
将所述二维轮廓模型沿回弹理论线模型运动,生成所述轮罩骨架方管回弹三维模型。
优选地,还包括:
将所述二维轮廓模型沿弯曲理论线模型运动,生成轮罩骨架方管弯曲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轮罩骨架方管弯曲三维模型与所述轮罩骨架方管回弹三维模型生成回弹误差。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罩骨架方管弯曲回弹的建模装置:包括:
弯曲理论线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轮罩骨架方管截面形心坐标,建立罩骨架方管弯曲理论线模型,并对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进行分段,生成多段弯曲理论线模型;
回弹理论线模型生成单元,用于获取每一段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生成回弹理论线模型;
回弹三维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回弹理论线模型建立轮罩骨架方管回弹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5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