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的下水过渡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6356.4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龙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11 | 分类号: | F16L27/11;F16L45/00;F16L55/027;F16L55/045;F16L55/035;F16L57/02;F16L55/02;F16L43/00;F16J15/10;E03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34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下水 过渡 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的下水过渡管道,包括横向设置的管道,所述管道的左右两端均弧形向下弯曲,所述管道的两端均装配有U形弯管,所述U形弯管远离所述管道的那一端安装有减速管,所述减速管的上端与被对接的下水管之间装配有橡胶折叠管,所述橡胶折叠管分别和所述减速管和所述下水管之间配合有卡箍;所述管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管;本装置中,通过减速管承受下水的冲击,冲击时,通过多个锥形杯可以缓冲水的冲击力,且相邻锥形杯上的下水槽采用错位设计,确保下水至少与锥形杯发生一次接触,进而达到有效减速的效果,避免由于下水速度过快造成的管道破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的下水过渡管道。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的下水速度由于高度较大,因此会产生一个加速度,在加速度的作用下,管道会被击穿,因此下水管上,需要间隔安装弯头,弯头的作用是让下水在经过弯头时被动减速,然后绕过弯头后继续下落。
但是,我们实际调查了位于低层的用户,发现普遍存在弯头被击穿的现象,由于有瓷砖包裹,弯头被击穿之后,需要经过3~5天的维修,维修时间,不仅仅是击穿层的用户无法使用卫生间,包括上层用户也不能使用,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下水减速,避免被击穿的建筑用的下水过渡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下水减速,避免被击穿的建筑用的下水过渡管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的下水过渡管道,包括横向设置的管道,所述管道的左右两端均弧形向下弯曲,所述管道的两端均装配有U形弯管,所述U形弯管远离所述管道的那一端安装有减速管,所述减速管的上端与被对接的下水管之间装配有橡胶折叠管,所述橡胶折叠管分别和所述减速管和所述下水管之间配合有卡箍;所述管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管;所述U形弯管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污管口,在所述排污管口位置处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减速管的内部上下平行设置有多个环体,所述环体的内侧设置有锥形杯,所述锥形杯的直径向下逐渐缩小,所述锥形杯的锥形面上环形分布有多个下水槽,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形杯上的下水槽错位设置;在所述减速管的外壁处旋入有固定所述环体的螺丝;所述管体和墙体之间配合有弹性连接装置。
优选地,在所述环体的外壁处上下平行设置有两个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接触所述减速管的内壁后与之形成密封,在所述环体的外壁处,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环形槽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螺丝抵入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密封圈可以在环体和减速管之间形成密封,避免水流在螺丝的连接位置处发生渗漏。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宽大于所述螺丝的直径,在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上下槽壁处均胶合固定有橡胶材质的垫圈,所述螺丝接触所述垫圈;单独的让螺丝接触环体,由于环体承受水流的冲击,会导致螺丝对环体造成磨损,会加速环体的破裂;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螺丝与垫圈之间软性接触,可以避免对环体造成的磨损。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包括一个弹簧钢材质的外环,所述外环具有缺口,所述外环在缺口位置处形成耳板;在上下侧所述耳板之间装配有竖管,所述竖管的轴心处穿插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上下端在穿过所述耳板后配合有螺母;在所述竖管的外侧设置有支架板,在所述支架板的板面上竖向贯穿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穿插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配合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具有两个连接座,所述导向轴穿过两端的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导向轴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在所述导向轴上装配有上下两个弹簧,所述弹簧作用在所述支架板和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连接板和墙壁之间配合有膨胀螺栓;所述管道被夹持在所述外环内;在水流向下冲击减速管时,减速管和管道是一个整体结构,此时,管道会产生一个振动,刚性固定的方式容易导致管道在多次振动后发生破损。而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水流对减速管的冲击,可以通过压缩弹簧的方式进行吸能,缓和水流的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龙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新疆龙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6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