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地基的环向布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7203.1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兆娜;李建忠;张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6 | 分类号: | E02D2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地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地基的环向布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目标地的中心设置中心桩;(2)在中心桩外设置x圈由若干桩构成的环形桩体系,每圈桩的中心在同一圆周上;(3)调整每圈桩的间距和每圈桩的数量,使得每一圈桩环上每根桩的的面积置换率相等。本发明提高了外围桩的利用率,解决了基础边缘桩的受力不均匀、局部布桩模糊不清而多布桩的问题。采用环向布桩的地基处理方式,复合地基的置换率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大小,布桩的数量便于控制,其计算也更加精确。不但有助于工程的应用,也提高计算和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桩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地基的环向布桩方法,属于地基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复合地基处理布桩方式中有三角形布桩和矩形布桩,以及其它形式的布桩也是根据三角形和矩形的布桩形方式转化得到。在进行矩形基础的复合地基处理时,采用已知的布桩方式,布桩的区域边界和上部基础的边缘能吻合,但在进行圆形基础的复合地基处理时,采用已有的三角形或矩形布桩时,布桩区域和圆形的基础边缘不能吻合,会遇到地基处理的边界不清晰,复合地基处理边缘桩的受力不均匀,有的边缘位置的地基处理桩是否需要布桩模糊不清,在设计的时候为了保证能够满足地基处理的范围,通常会偏保守在基础边缘下方的外侧多布桩,因而出现局部布桩浪费的情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复合地基的环向布桩方法,以解决当三角形或矩形布桩方式的复合地基在遇到圆形基础时,存在基础边缘地基处理桩受力不均匀,且局部布桩浪费,有的位置是否需要布桩模糊不清,复合地基处理边界不清晰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复合地基的环向布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目标地的中心设置中心桩;
(2)在中心桩外设置x圈由若干桩构成的环形桩体系,每圈桩的中心在同一圆周上,由内到外记为第i圈桩环,i=1,2,3……x;
(3)调整每圈桩的间距和每圈桩的数量,使得每一圈桩环上每根桩的的面积置换率相等。
所述每圈桩环内的桩为等距分布。
所述每圈桩环的宽度相等。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桩直径为d,第一圈布桩有n根桩,则第i圈布有n+(i-1)p根桩,每圈桩环向的径向桩间距为kd,p为等差因子,使每圈桩环数呈等差增加;
(31)求出第i圈桩环的某一桩的等效处理面积si和中心桩的等效处理面积s,并求出第i圈桩环上任意一桩的面积置换率mi以及中心桩的面积置换率m;
(32)通过调整n或者k,使得中心桩与环向桩的面积置换率相等。
所述p=n,即第i圈布有in根桩,则步骤(31)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对于已知的地基处理布桩方法在应用于圆形基础的地基处理的不足,提出针对于圆形基础的更为适应的环向布桩的复合地基处理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布桩思路,给出相应的环向布桩的方法和计算公式。对于圆形基础环向布桩方式受力更为合理,提高了外围桩的利用率,解决了基础边缘桩的受力不均匀、局部布桩模糊不清而多布桩的问题。采用环向布桩的地基处理方式,复合地基的置换率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大小,布桩的数量便于控制,其计算也更加精确。不但有助于工程的应用,也提高计算和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7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船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氯碱尾气提氢装置的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