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集成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薄膜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8094.5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蕊;刘明;范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08;H01G4/12;C23C14/35;C23C14/02;C23C14/08;C23C14/54;C23C14/5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具有 高储能 密度 薄膜 电容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集成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硅基底、设置于所述硅基底表面的过渡层、设置于所述过渡层表面的缓冲层和设置于所述缓冲层表面的0.88BaTiO3-0.12Bi(Mg0.5Ti0.5)O3薄膜,所述过渡层为钛层,所述缓冲层为Pt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集成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0.88BaTiO3-0.12Bi(Mg0.5Ti0.5)O3薄膜的厚度为460~49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集成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t层为(111)取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集成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底为(001)取向。
5.一种硅集成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薄膜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在硅基底表面制备过渡层,在过渡层表面制备缓冲层,在缓冲层表面通过磁控溅射制备0.88BaTiO3-0.12Bi(Mg0.5Ti0.5)O3薄膜;所述过渡层为钛层,所述缓冲层为Pt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集成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薄膜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缓冲层表面通过磁控溅射制备0.88BaTiO3-0.12Bi(Mg0.5Ti0.5)O3薄膜时:
先对磁控溅射系统的沉积腔进行抽真空,使得沉积腔内真空度不小于10-5mbar;再向沉积腔内通入体积比为1/1的氩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使沉积腔内气压为200mbar;再使沉积腔温度升高至700℃,然后将具有硅基底、过渡层和缓冲层的整体结构在700℃、200mbar气压下进行烘烤10min,除去所述整体结构表面的附着物;再将沉积腔抽真空,使沉积腔的真空度不小于10-5mbar;再缓慢向沉积腔通入所述氩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使沉积腔内所需生长气压为0.2mbar;
待沉积腔中的气压稳定后,调节生长时间,在所述整体结构表面生长预设厚度的0.88BaTiO3-0.12Bi(Mg0.5Ti0.5)O3薄膜;
生长结束后,向沉积腔内通入所述氩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使沉积腔的气压到达200mbar,并在该气压下对进行退火15min;退火结束后待温度降至室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集成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薄膜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磁控溅射系统中,靶间距为55mm,在室温环境下通过混合气体首先进行预溅射10~12h,除去靶材表面杂质,其中,混合气体为氩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氩气与氧气体积比为1/1;然后在缓冲层表面通过磁控溅射制备0.88BaTiO3-0.12Bi(Mg0.5Ti0.5)O3薄膜;
靶材采用纯度级别为4~5N的BaTiO3粉、MgO2粉、TiO2粉、Bi2O3粉烧结制备而成,烧结温度均低于各体系成相温度100~20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集成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薄膜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0.88BaTiO3-0.12Bi(Mg0.5Ti0.5)O3薄膜的厚度为460~49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80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