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品生产厂轻质油品装卸车油气的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8317.8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瑞;胡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飞普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宋玲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品 生产 厂轻质 装卸 油气 回收 工艺 | ||
轻质油品或化工品装卸车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油气进入油气回收装置后,先用工厂的中间产品直馏柴油或催化柴油作吸收油进行吸收,将油气中大部分有机物吸收下来,塔顶不凝气进入由至少两座吸附床组成的吸附床组中处于吸附步骤的吸附床,在穿过吸附床过程中,不凝气中的有机物被吸附剂吸附下来,mg级达标尾气直排大气,当吸附床接近饱和吸附时,切换操作,对吸附床进行再生,将吸附床上吸附的有机物脱附下来,使吸附床得到充分再生,再生过程得到的脱附气经真空泵升压后,与进装置原料气混合引入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油品或化工品生产厂轻质油品或化工品装卸车油气的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在诸如石油化工厂等油品或化工品生产厂,往往都会涉及轻质油品或化工品装卸车过程,比如,将原油、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凝析油、MTBE、苯等轻质油品或化工品液体向汽车槽车、火车槽车、轮船、零位罐等固定容器内装卸油的装卸车过程。轻质油品装卸车过程中会置换出体积流率略大于装卸油体积的高浓度油气,这些油气是有机物和惰性气体,比如空气或氮气,的混合气体,其中的有机物浓度通常在10~50v%左右。一般情况下,每充装1t轻质油品,有机物的跑损量在0.2~1.2kg左右。轻质油品或化工品液体的装卸车过程油气跑损气量大,浓度高,不但造成资源损失,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是油品或化工品生产厂VOCs治理的重点。
美国专利US.Pat.No.4066423,US.Pat.No.4276058,US.Pat.No.4462811,US.Pat.No.5480475,US.Pat.No.5951741提出了采用吸附法回收这类油气的工艺。这些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的主要设备包括两座内部装填着吸附剂(通常是活性炭)的吸附床,一个对吸附床进行再生操作的真空泵,和一个用于吸收脱附下来的有机物的吸收塔。其基本工艺过程是,将装车油气引入油气回收装置,油气进入装置后,直接进入两座吸附/再生交替切换操作的吸附床,当穿过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床时,油气中容易被吸附的有机物被吸附剂吸附下来,不易被吸附惰性气体则作为尾气穿透床层排入大气。当吸附床内的吸附剂达到一定的吸附饱和度时,两座吸附床切换操作,吸附床切换至再生状态,而另一座完成再生的吸附床转换为吸附状态。吸附床的再生过程是,首先用真空泵对吸附床进行抽真空,通过真空泵提供的负压,将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有机物脱附下来,脱附出来的有机物浓度更高的脱附气经过真空泵升压至常压后被引入吸收塔,最终在吸收塔内脱附气中的有机物被来自罐区的吸收油吸收后随吸收油返回罐区,而吸收塔顶与吸收油呈相平衡,有机物浓度在30v%左右的塔顶油气则与原料油气混合。在吸附床再生操作的后期,再从吸附床出口侧引入少量惰性气体,对床层进行真空清洗,通过注入惰性气体降低油气分压作用,进一步将吸附床上吸附的有机物脱附下来。真空清洗结束后,从吸附床出口侧引入惰性气体,将吸附床充压至常压,完成吸附床再生过程。两座吸附床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周期性切换操作,使整个油气回收工艺连续。这些工艺采用的吸收油大都是汽油、原油等与被充装液体相同或相似的油品,比如,汽油装车油气回收用汽油作吸收油;原油装车油气回收用原油作吸收油。通常这种工艺处理后排放的尾气浓度只能实现g级达标,有机物回收率只有95~99%左右;由于进吸附床原料气浓度较高,这种工艺的吸附和再生负荷较大,整个装置的投资、运行能耗就比较高;另外,由于进吸附床原料气浓度较高,这种工艺吸附床吸附温升较大,导致热点温度较高,人们经常担心热点温度过高带来安全生产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飞普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飞普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8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