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0289.3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吴星琳;祝春才;金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杨霞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以及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硅碳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薄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硅纳米材料、石墨烯、聚酰亚胺前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纳米材料、石墨烯、聚酰亚胺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0-40:10-40:1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碳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纳米材料为硅单质、硅氧化物或两者的复合物;优选地,所述石墨烯为成膜石墨烯;优选地,所述聚酰亚胺前驱体为改性聚酰亚胺前驱体;优选地,所述改性聚酰亚胺前驱体为磺酸基或羧基改性聚酰亚胺前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硅碳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前驱体的固含量为5-15%。
5.一种硅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硅纳米材料、石墨烯加入分散剂中,分散均匀,加入聚酰亚胺前驱体中,混匀,形成浆料;
S2、将上述浆料涂覆于玻璃板上,进行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将玻璃板上的薄膜剥离下来,即得到硅碳复合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硅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热处理过程为:对浆料涂覆的玻璃板进行真空干燥;进一步恒速升温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真空干燥温度为60-70℃,干燥时间为3-6h;优选地,真空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4h;所述恒速升温速率为2-3℃/min,升温至350℃-370℃;优选地,恒速升温速率为2.5℃/min,升温至350℃。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硅碳复合薄膜或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硅碳复合薄膜作为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硅碳复合薄膜或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硅碳复合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02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操控起重设备
- 下一篇:一种30CrMnSiA薄钢板精冲件的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