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解决铸钢件模具活料难于起模的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0823.0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山翼龙铸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8 | 分类号: | B22D29/08;B22D33/06;B22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81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解决 铸钢件 模具 难于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铸钢件模具活料难于起模的工具,涉及起模工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圆环形铸钢件在起模时容易破坏模具、磕坏铸钢件,降低铸钢件生产的良品率的问题。一种用于解决铸钢件模具活料难于起模的工具,包括模具底壳;所述模具底壳插接在模具外壳的内部。该装置在对铸钢件进行起模时,只需通过横杆提拉或转动联动杆,联动杆即可通过轨道盘底部的联动卡块带动模具底壳上升,使得铸钢件与模具外壳和模具内壳分离脱模,保护了模具外壳和模具内壳不受损坏,且起出的铸钢件完整不会磕坏,使用方便,且当转动联动杆时可改变模具底壳的高度,从而实现对不同厚度铸钢件的浇注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模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解决铸钢件模具活料难于起模的工具。
背景技术
铸钢件是指用铸钢制作的零件,与铸铁性能相似,但比铸铁强度好,铸钢分为铸造碳钢、铸造低合金钢和铸造特种钢3类,铸钢件通过在模具中浇注的方式进行制造,待铸钢件冷却成型后从模具中起出即可进行下一道制作工序。
如申请号为:CN201710521128.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低碳低合金高强度高低温韧性铸钢件的生产方法,用于生产化学成份满足:C:0.16wt%~0.24wt%、Si≤0.60wt%、Mn≤1.20wt%、P≤0.04wt%、S≤0.045wt%,性能满足抗拉强度≥780MPa、屈服强度≥630MPa、延伸率≥13%、断面收缩率≥35%、-40℃条件下冲击韧性均值Akv≥27J的铸钢件,按铸造工艺浇注形成铸钢件,再对铸钢件进行热处理,将铸钢件加热到AC3+80℃~AC3+120℃的淬火温度,保温4~8小时后,将铸钢件放入盐水中连续冷却。本发明方法显著缩短了生产周期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有圆环形铸钢件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后,难以与模具分离,通常需要对模具进行轻振、轻磕的操作才能将铸钢件与模具分离,该种方式容易破坏模具,使模具变形,影响后续使用,且在铸钢件通过上述方式起模也容易磕坏铸钢件,降低铸钢件生产的良品率,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铸钢件模具活料难于起模的工具,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铸钢件模具活料难于起模的工具,以解决现有圆环形铸钢件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后,难以与模具分离,通常需要对模具进行轻振、轻磕的操作才能将铸钢件与模具分离,该种方式容易破坏模具,使模具变形,影响后续使用,且在铸钢件通过上述方式起模也容易磕坏铸钢件,降低铸钢件生产的良品率,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铸钢件模具活料难于起模的工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解决铸钢件模具活料难于起模的工具,包括模具底座,模具内壳,模具底壳,轨道盘,联动卡块,联动杆和横杆;所述模具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具外壳;所述模具内壳固定连接在模具底座的顶面,且模具内壳位于模具外壳的内部;所述模具底壳插接在模具外壳的内部;所述轨道盘插接在模具内壳的内部;所述联动卡块插接在轨道盘侧面的底部;所述联动杆插接在轨道盘的顶面内部;所述横杆插接在联动杆顶部的套环内。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底壳为圆环形设计,且模具底壳的外径与模具外壳的内径相同,模具底壳的内径与模具内壳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底壳的顶面设有轨道挡块,轨道挡块设有三个,且轨道挡块均匀分布在模具底壳内圈的侧面,模具内壳的壳体设有三道提拉槽,且轨道挡块插接在提拉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底壳的内部设有定型顶圈,且定型顶圈的外径大小与模具内壳的内径大小相同,定型顶圈的外侧固定连接在轨道挡块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型顶圈的内部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设有三个,轨道盘的侧面设有三个定位轨道块,且定位轨道块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定位槽在定型顶圈内部的位置与定型顶圈外部轨道挡块的位置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山翼龙铸钢有限公司,未经京山翼龙铸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0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剪的剪刃更换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待加工零件运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