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1317.3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上记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件 同步 生产 成型 方法 | ||
1.一种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模具,包括以下步骤:
注塑:首先从进料漏斗倒入熔融状态的塑料,其中进入进料漏斗的塑料继续向下流动,然后再进入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以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形成厚度均匀的特定形状的注塑件;
脱模:抬起顶板,然后通过连接柱,以依次抬升上模板与下模板,而下模板在脱模弹簧的作用下被弹起,使第一模具与下第二模具从下模板上退出,再将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分离以取出注塑件,完成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顶板、上模板、下模板、底板,所述上模板内设有第一模槽,所述第一模槽内设有第一模具,所述下模板内设有第二模槽,所述第二模槽内设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对应设置;
所述顶板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内设有进料漏斗,所述上模板设有第一上料孔,所述第一模具设有第二上料孔,所述第一上料孔与第二上料孔对应设置,所述进料漏斗的一端与进料孔连接,所述进料漏斗的另一端与第一上料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成型区、第二成型区,所述第一成型区与第二成型区之间设有第一导料槽;所述第一成型区包括梯台部,所述梯台部外侧排布有第一突块,所述梯台部的两侧设有第一成型槽;
所述第二成型区包括对称设置的突条部,所述突条部包括三个,其中两个突条部的表面设有凸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三成型区、第四成型区,所述第三成型区与第四成型区之间设有第二导料槽;所述第三成型区包括梯台型槽,所述梯台型槽外沿设有第二成型槽,所述梯台型槽外侧排布有配合槽,所述梯台型槽两侧设有第二突块;
所述第二成型区的外沿设有第三成型槽,所述第三成型槽内部对称设置的第四成型槽,第二成型区设有圆形突块、第五成型槽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槽与第二导料槽对应设置,所述梯台部与梯台型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突块与第二成型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成型槽与第二突块对应设置;所述突条部与第四成型槽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的四角对称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模具的四角对称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槽与定位块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的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与底板之间两侧对称设有托块,所述下模板与底板之间对称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设有脱模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件同步生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分别依次贯穿连接所述顶板、上模板、下模板、托块、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上记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上记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3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