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1337.0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天瑞;张博;徐彬彬;任云瑞;杨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水县是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7/34;A01N25/14;A01N25/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琪 |
地址: | 032199 山西省吕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醚菌酯 霜脲氰干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悬浮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吡唑醚菌酯2~10%;霜脲氰25.5~50%;聚羧酸盐分散剂3~15%;硫酸盐类润湿剂1~8%;消泡剂0.1~2%;木质素磺酸钠余量。在本发明中,聚羧酸盐分散剂与硫酸盐类润湿剂配合使用,一方面,分散剂能够吸附在农药颗粒表面,在颗粒表面形成强有力的吸附层,并在颗粒周围形成电荷,有效防止农药颗粒的团聚沉降;另一方面,聚羧酸盐分散剂与硫酸盐类润湿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悬浮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和农药颗粒的悬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悬浮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干悬浮剂(DF)是一种高效、安全且环保的农药新剂型,其加工工艺是用水作为介质先制备成水悬浮剂,然后再经过喷雾干燥制得。这种加工后的颗粒具有一定的强度且容易崩解,与传统的水悬浮剂(SC)相比,干悬浮剂在长期贮存方面具有更加稳定和方便的优势;与可湿性粉剂(WP)相比,干悬浮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也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对粉尘吸入的风险。
虽然干悬浮剂具有上述优势,然而干悬浮剂的润湿性较差,将其配制成水悬浮剂后会出现悬浮率降低的现象,影响使用效果。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它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其具有广谱、高效、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等特点。霜脲氰是一种高效杀菌剂,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止病原孢子萌发,对侵入寄主内病菌也有杀伤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内吸作用,对霜霉病和疫病有效。目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还是以水悬浮剂为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在水中较高的悬浮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聚羧酸盐分散剂为SD-816、SD-819、SD-839和SD-836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硫酸盐类润湿剂为K12、K14和WL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的粒径≤3μm。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吡唑醚菌酯原药、霜脲氰原药、聚羧酸盐分散剂、硫酸盐类润湿剂、木质素磺酸钠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浆液;
(2)对所述混合浆液进行研磨,所述研磨时加入消泡剂,得到研磨液;
(3)对所述研磨液进行干燥,得到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
优选的,所述混合浆液的固含量为20~80wt%。
优选的,所述研磨的研磨介质为氧化锆珠,研磨的球料比为0.1~1:1;
所述研磨的转速为800~1900r/min,时间为2~3h。
优选的,所述干燥为喷雾干燥,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80~130℃,出风温度为40~6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5~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水县是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文水县是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