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沟槽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1440.5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袁正;周锦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涂三民 |
地址: | 21413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高浪东路999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槽 功率 半导体器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沟槽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漏极金属(1)、第一导电类型衬底(2)、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3)、第一类沟槽(4)、第二类沟槽(5)、第三类沟槽(6)、第一类氧化层(12)、第二类氧化层(13)、第三类氧化层(14)、第一类导电多晶硅(16)、第二类导电多晶硅(17)、第三类导电多晶硅(18)、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第一导电类型源区(21)、绝缘介质层(22)、源极金属(23)、有源区(001)、第一过渡区(002)与第二过渡区(003);
在漏极金属(1)上设有第一导电类型衬底(2),在第一导电类型衬底(2)上设有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3),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3)上设有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将沟槽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中心区域设为有源区(001)、将有源区(001)的外围设为第一过渡区(002)以及将第一过渡区(002)的外围设为第二过渡区(003);
在有源区(001)内,在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上设有第一导电类型源区(21),所述第一类沟槽(4)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21)的上表面向下穿透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进入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3)内,在第一类沟槽(4)的侧壁与底面设有第一类氧化层(12),在第一类氧化层(12)内设有第一类导电多晶硅(16),第一类导电多晶硅(16)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3)、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以及第一导电类型源区(21)之间通过第一类氧化层(12)绝缘,在第一类氧化层(12)、第一类导电多晶硅(16)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21)上设有绝缘介质层(22);
在第一过渡区(002)内,所述第二类沟槽(5)从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的上表面向下穿透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进入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3)内,在第二类沟槽(5)的侧壁与底面设有第二类氧化层(13),在第二类氧化层(13)内设有第二类导电多晶硅(17),第二类导电多晶硅(17)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3)、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之间通过第二类氧化层(13)绝缘,在第二类氧化层(13)、第二类导电多晶硅(17)与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上设有绝缘介质层(22);
在第二过渡区(003)内,所述第三类沟槽(6)从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的上表面向下穿透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进入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3)内,在第三类沟槽(6)的侧壁与底面设有第三类氧化层(14),在第三类氧化层(14)内设有第三类导电多晶硅(18),第三类导电多晶硅(18)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3)、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之间通过第三类氧化层(14)绝缘,在第三类氧化层(14)、第三类导电多晶硅(18)与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上设有绝缘介质层(22);
在有源区(001)内,在绝缘介质层(22)上设有源极金属(23),源极金属(23)通过设置在绝缘介质层(22)内的通孔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21)、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欧姆接触;在第一过渡区(002)内,源极金属(23)通过设置在绝缘介质层(22)内的通孔与第二导电类型体区(20)欧姆接触;在第二过渡区(003)内,源极金属(23)通过设置在绝缘介质层(22)内的通孔与第三类导电多晶硅(18)欧姆接触;
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类氧化层(12)的厚度小于第二类氧化层(13)以及第三类氧化层(14)的厚度,第二类氧化层(13)与第三类氧化层(14)的厚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4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合一纸塑复合编织袋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电机及其绕组冷却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