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液脱氨的氨气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2562.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4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吉克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01D53/78;B01D53/58;C01C1/2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液脱氨 氨气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氨气回收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沼液脱氨的氨气回收装置,包括脱氨塔,所述脱氨塔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输气管道,所述一号输气管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吸氨罐。该氨气回收装置,通过在脱氨塔的内部上端设置喷头,喷头通过一号管道和二号管道连接抽液泵,抽液泵将沼液抽入脱氨塔内,喷头使沼液喷出,有利于沼液中的氨气充分与空气融化,通过在脱氨塔的一侧设置吸氨罐,吸氨罐上设置有稀硫酸进料阀和硫酸铵出料阀,有利于氨气在吸氨罐中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铵溶液,有利于回收氨气,通过在吸氨罐的上端设置二号输气管道,二号输气管道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除臭机,有利于在排出吸氨罐中废气的同时,对废气进行除臭,有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气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沼液脱氨的氨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沼液是有机物质经发酵后形成的褐色明亮的液体,含有各类氯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生长素、糖类、核酸及抗生素等;沼液主要用于浸种、叶面喷肥、拌营养土及保花保果剂、无土栽培母液、种养花卉等,沼液是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残留液体,仍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果未经合理处理和利用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在使用沼液之前,需要对沼液进行脱氨,并且如果直接对氨气进行收集,容易使氨气进入空气内,音箱影响人体健康。目前现有的沼液脱氨氨气回收装置,其一般使用升温脱氨,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使沼液脱氨,但是会造成大量污染,并且提取后的氨气不好收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沼液脱氨的氨气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液脱氨的氨气回收装置,通过在脱氨塔的内部上端设置喷头,喷头通过一号管道和二号管道连接抽液泵,抽液泵将沼液抽入脱氨塔内,喷头使沼液喷出,有利于沼液中的氨气充分与空气融化,通过在脱氨塔的一侧设置吸氨罐,吸氨罐上设置有稀硫酸进料阀和硫酸铵出料阀,有利于氨气在吸氨罐中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铵溶液,有利于回收氨气,通过在吸氨罐的上端设置二号输气管道,二号输气管道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除臭机,有利于在排出吸氨罐中废气的同时,对废气进行除臭,有利于环保。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一种沼液脱氨的氨气回收装置氨气与空气充分接触、不直接回收氨气和环保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沼液脱氨的氨气回收装置,包括脱氨塔,所述脱氨塔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输气管道,所述一号输气管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吸氨罐,所述吸氨罐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输气管道,所述二号输气管道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除臭机,所述二号输气管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气筒,所述脱氨塔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真空泵,所述脱氨塔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管道,所述一号管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二号管道,所述二号管道的一端设置有抽液泵,所述脱氨塔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气阀,所述吸氨罐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硫酸铵出料阀和出料管,所述吸氨罐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稀硫酸进料阀和进料管,所述排气筒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气雨帽,所述真空泵由电机和真空表等部件组成,所述一号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吸氨罐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脱氨塔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脱氨塔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固定螺栓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进气阀与脱氨塔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管道贯穿脱氨塔,且与脱氨塔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管道的数量为四组,所述一号管道呈阵列排布,所述真空泵与脱氨塔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头与一号管道之间为顶盖连接,所述喷头的数量为四组,且呈阵列排布,所述连接件分别与一号管道和二号管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四组,所述连接件呈阵列排布。
优选的,所述吸氨罐与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腿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支撑腿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二号输气管道与吸氨罐之间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吉克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吉克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2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验证内生共生菌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上作业模块化检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