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油用界面改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3614.1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2/14 | 分类号: | C08F212/14;C08F220/56;C08F218/08;C08F218/10;C09K8/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油用 界面 改性 降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驱油用界面改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该降粘剂包含三元共聚物,所述三元共聚物含有下式所示的结构单元(Ⅰ)、结构单元(II)和结构单元(III):
其中,R1选自C2~C9的烷基;R2至R10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氟、氯、溴、C2~C9的烷基中的一种,m为0、1、2、3或4;n为0、1、2、3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油用界面改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粘剂中,所述结构单元(Ⅰ)、结构单元(II)和结构单元(III)的摩尔比为(9~30):(10~70):(10~70);优选为(10~20):(50~70):(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油用界面改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共聚物包含如下式(1)和/或式(2)所示的结构:
其中,x、y、z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且x/(x+y+z)为10%~70%,优选为50%~70%;y/(x+y+z)为9%~30%,优选为10%~20%;z/(x+y+z)为10%~70%,优选为20%~40%;
其中,e、f、g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且g/(e+f+g)为10%~70%,优选为50%~70%;f/(e+f+g)为9%~30%,优选为10%~20%;e/(e+f+g)为10%~70%,优选为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油用界面改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R1选自C2~C6的烷基,R2至R10均为氢,m为0、1或2;n为0、1或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油用界面改性降粘剂,其特征在于,该降粘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105~5×105,优选为3×105~5×105。
6.一种制备驱油用界面改性降粘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聚合反应条件下,使反应单体在有机溶剂中与引发剂和链转移剂接触反应;所述反应单体包括:具有结构式(Ⅳ)的第一单体、具有结构式(Ⅴ)的第二单体和具有结构式(Ⅵ)的第三单体:
其中,式(Ⅳ)至式(Ⅵ)中,R1为C2~C9的烷基中的一种,R2至R10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氟、氯、溴、C2~C9的烷基中的一种,M为Na或K;n为0、1、2、3或4;m为0、1、2、3或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选自对苯乙烯磺酸钠、间苯乙烯磺酸钠、对苯乙烯磺酸钾和间苯乙烯磺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单体选自丙烯酰胺、氘代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胺、丁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所述第三单体选自醋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壬酸乙烯酯、甲酸丙烯酯、乙酸丙烯酯、乙酸-3-丁烯酯、壬酸-2-丙烯酯、已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条件包括:
惰性气氛下,反应温度为50~90℃,优选为60~70℃;
可选地,反应时间为2~10h,优选为4~5h;
可选地,所述惰性气氛选自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体中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用量摩尔比为1:(1~5):(1~5);优选为1:(1~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36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