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3778.4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端子 连接器 组件 | ||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涉及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组件。连接端子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第一基体具有相连的第一固持部和第一导电连接部,第一导电连接部具有第一排触点。第二基体具有相连的第二固持部和第二导电连接部,第二导电连接部具有第二排触点,第二基体与第一基体连接,且第一排触点与第二排触点间隔设置。连接器组件包括壳体和至少一组连接端子,每组连接端子包括两个连接端子,一个连接端子的第一导电连接部和第二导电连接部与另一个连接端子的第一导电连接部和第二导电连接部相对设置,且之间形成插接空间。本发明的连接端子形成有第一排触点和第二排触点两排触点,从而能够供更大的电流经过,功率更大,适用范围更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连接组件通常包括壳体和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安装在壳体上。连接端子是连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端子一般包括固持部和导电连接部,壳体内设置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与连接端子的固持部相配合,以将连接端子固持于壳体。导电连接部用于与导线的导电触点连接。
现有存在一种连接端子,它的导电连接部是单排触点,能够通过的电流较小。即现有的连接端子的适用范围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供更大的电流通过的连接端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端子,以解决现有的连接端子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端子,包括:
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具有相连的第一固持部和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具有第一排触点;
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具有相连的第二固持部和第二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具有第二排触点,所述第二基体与所述第一基体连接,且所述第一排触点与所述第二排触点间隔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第一固持部与所述第二固持部压合在一起。
优选地,在上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第一固持部和所述第二固持部任意一个设置有通孔,另一个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通过压合的方式安装进所述通孔。
优选地,在上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局部弯曲,以在弯曲部位形成所述第一排触点;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局部弯曲,以在弯曲部位形成所述第二排触点。
优选地,在上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优选地,在上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具有第一直线部和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具有第二直线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持部连接,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二直线部倾斜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第一排触点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排触点位于所述第二弯曲部,且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朝向所述第二直线部弯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的连接端子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壳体和至少一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述的连接端子,每组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两个连接端子,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与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相对设置,且之间形成插接空间。
优选地,在上述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固持部平行的相对的两个内壁分别对每组的两个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固持部进行限位。
优选地,在上述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至少两种不同的连接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3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靠背按摩椅的脚踏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PCB板阶梯孔背钻残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