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大蒜烘干除湿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4253.2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王陶;徐雷;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A23N12/1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合肥鸿知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0 | 代理人: | 刘骐鸣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大蒜 烘干 除湿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全自动大蒜烘干除湿设备,包括保护外箱、保护内框、凸起柱、收集框、调节栏板、震动电机、万向轮和烘干除湿单元;所述保护外箱的下端固接有多个万向轮;所述保护外箱的上端开口处固接有保护内框;所述保护外箱的侧面固接有多个凸起柱;所述凸起柱上套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下端开口处固接有震动电机;所述收集框的下端开口处可调节固接有调节栏板;所述保护外箱和保护内框之间固接有烘干除湿单元;解决传统的烘干除湿设备效率低下,能耗高和散热面积不大的问题,提高烘干除湿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精确控制大量的大蒜烘干的数量和位置的功能,解决传统的人工控制效率低、精度低和成本高的问题,降低成本和提高了输送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除湿设备,具体是全自动大蒜烘干除湿设备。
背景技术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大蒜整棵植株具有强烈辛辣的蒜臭味,蒜头、蒜叶(青蒜或蒜苗)和花薹(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不仅可作调味料,而且可入药,是著名的食药两用植物;大蒜鳞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聚糖和多糖类、另外还有脂肪、矿物质等;大蒜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及抗病原微生物等,长期食用可起到防病保健作用;大蒜为弦线状浅根性根系,无主根,主要根群分布在5~25cm内的土层中,横展直径为30cm;在植物形态学上,鳞茎本身是由变态枝条发育而来,其节间短缩为―“鳞茎盘”,茎盘的基部和边缘着生根系,其上部长叶和芽的原始体;经过花芽分化后,顶芽形成花薹,侧芽膨大形成蒜瓣;大蒜的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繁殖器官为母体上的一个侧芽,即鳞芽;一个成龄的大蒜植株,由根、假茎、叶、花薹、鳞茎等组成。
大蒜生产加工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烘干除湿,但是现有的烘干除湿的过程都是采用人工和烘干设备的半自动进行,导致在大批量的操作时效率较低,不适合大批量的操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全自动大蒜烘干除湿设备。
发明内容
全自动大蒜烘干除湿设备,包括保护外箱、保护内框、凸起柱、收集框、调节栏板、震动电机、万向轮和烘干除湿单元;所述保护外箱的下端固接有多个万向轮;所述保护外箱的上端开口处固接有保护内框;所述保护外箱的侧面固接有多个凸起柱;所述凸起柱上套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下端开口处固接有震动电机;所述收集框的下端开口处可调节固接有调节栏板;所述保护外箱和保护内框之间固接有烘干除湿单元。
优选的,所述烘干除湿单元包括透气支撑板、第一紧固件、干燥收集盒、变色硅胶、握持杆、透气孔、保护罩、连通管、真空泵、鼓风机、转动轴、轴承、电机和金属编织带;所述透气支撑板固接在保护内框之间;所述透气支撑板上表面放置有干燥收集盒;所述干燥收集盒放置有多个变色硅胶;所述干燥收集盒的开口处固接有多个握持杆;所述保护内框的上方开口处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固接有密封盖;所述保护内框的两侧面上对应干燥收集盒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外侧固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连通固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下端连通固接有真空泵;所述保护内框的下端连通固接有多个鼓风机;所述保护内框上通过多个轴承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张紧套接有金属编织带;所述保护内框之间固接有加热组件;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接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接有把手;所述密封盖的下表面和保护内框之间固接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固接在保护内框的外侧面上;所述鼓风机固接在保护外箱的内部底面。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位于金属编织带的内部;所述电机固接在电机板上表面;所述电机板固接在保护内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保护内框之间固接有多个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套接转动摩擦连接有平挡件。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4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