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地下水低速洗井采样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4560.0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伟;赵国鹏;万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雪华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地下水 低速 采样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地下水低速洗井采样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气囊泵,其包括泵体和设置在所述泵体内部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开设于所述泵体上端和下端的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出水口和入水口上分别设置有在无外力作用时将所述出水口或入水口封闭的球阀;所述泵体上开设有贯通至所述泵体内部的输气口;气泵,其通过输气管连接于所述输气口;水质监测器,其内设置有水样检测模块,以及与所述气泵和水样检测模块分别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水样检测模块通过输水管连接于所述出水口。其通过气囊泵和水质监测器的连接,能够实现采样全过程空气与水样无接触,同时大大减少洗井水量,且具有低流量、低速率,低扰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采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地下水低速洗井采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采样检测时,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应避免对井内水体产生气提气爆等扰动,尤其是以VOC为分析目标的采样,各种对水体的扰动,都会引起溶解氧的变化和水中挥发性物质的散逸,导致样品分析结果不准确,同时应该避免空气与水样相接触,现有的水样采集装置中,多采用抽水泵或贝勒管进行水样的采集,但是抽水泵的使用会对地下水造成较大的扰动,而贝勒管需要人工操作,不仅存在采样时间长,采样效率低等问题,还容易使得空气与水样相接触,造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损失,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因而,目前急需一种能够低流速、低扰动式地下水洗井及采样系统,以保证通过水样进行检测的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地下水低速洗井采样系统及方法,通过气囊泵和水质监测器的连接,能够实现采样全过程空气与水样无接触,同时大大减少洗井水量,且具有低流量、低速率,低扰动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智能地下水低速洗井采样系统,包括:
气囊泵,其包括泵体和设置在所述泵体内部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开设于所述泵体上端和下端的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出水口和入水口上分别设置有在无外力作用时将所述出水口或入水口封闭的球阀;所述泵体上开设有贯通至所述泵体内部的输气口;
气泵,其通过输气管连接于所述输气口;
水质监测器,其内设置有水样检测模块,以及与所述气泵和水样检测模块分别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水样检测模块通过输水管连接于所述出水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地下水低速洗井采样系统中,还包括:
泄降控制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泵体的上方,并通过线缆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泄降控制单元用于实时监测井内的地下水水位,且在所述水位下降超出预定的阈值时,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关闭;并在所述水位恢复后,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开启。
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地下水低速洗井采样系统中,所述水质监测器内设置有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的流通池,所述水样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流通池的顶端;所述水样检测模块包括多个用于实时测量所述流通池内水样的参数的传感器;
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用于测量水样pH的pH传感器、用于测量水样氧化还原电位的ORP传感器、用于测量水样电导率的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水样溶解氧的溶解氧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水样浊度的浊度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地下水低速洗井采样系统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质监测器的废水出口和水样出口的控制阀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传感器测量的水样的参数达标前,控制所述流通池内的水样由所述废水出口流出,并在水样的参数达标后,控制所述流通池内的水样由所述水样出口流出。
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地下水低速洗井采样系统中,所述泵体采用316不锈钢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气囊由特氟龙材料制成,输水管内壁上贴附有特氟龙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4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