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5005.X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6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钟雄友;戴豪波;厉雄峰;葛春亮;胡达清;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污染物 协同 脱除 系统 | ||
1.一种集成式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烟道(1)、干态吸收剂喷射装置(2)、脱硝还原剂喷射装置(3)、整流格栅(4)、均流花板(5)、电袋除尘装置、脱硝催化剂层(8)、出口烟道(9)和水平机械输灰装置(10);入口烟道(1)连接电袋除尘装置;电袋除尘装置灰斗下方设有水平机械输灰装置(10);干态吸收剂喷射装置(2)设置在入口烟道(1)的直段上;干态吸收剂喷射装置(2)后的入口烟道直段上设有脱硝还原剂喷射装置(3);脱硝还原剂喷射装置(3)后的入口烟道直段上设有整流格栅(4);电袋除尘装置内设有电除尘区(6)和布袋除尘区(7),电袋除尘装置的喇叭口还设有均流花板(5),电除尘区(6)位于电袋除尘装置内靠近入口烟道(1)的一侧,电除尘区(6)后设有布袋除尘区(7),布袋除尘区(7)位于电袋除尘装置内远离入口烟道(1)的一侧,电除尘区(6)和布袋除尘区(7)串联布置;布袋除尘区(7)上方设有脱硝催化剂层(8);脱硝催化剂层(8)连接出口烟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脱硝催化剂层(8)由模块化框架结构拼接组合成;脱硝催化剂层(8)采用蜂窝或板式催化剂;脱硝催化剂层(8)为一层或多层,脱硝催化剂层(8)的层数由烟气工况和脱硝效率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干态吸收剂喷射装置(2)的喷嘴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垂直;脱硝还原剂喷射装置(3)的喷嘴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均流花板(5)的数量大于等于一块。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从入口烟道(1)引入烟气,干态吸收剂在入口烟道(1)直段通过干态吸收剂喷射装置(2)的喷嘴均匀喷入烟道,与烟气中的硫化物反应;
步骤2、在入口烟道(1)直段通过脱硝还原剂喷射装置(3)喷入的脱硝还原剂经过整流格栅(4),与烟气充分均匀混合后参与后续脱硝反应;
步骤3、烟气经过电袋除尘装置喇叭口处的均流花板(5)后,烟气流场分布均匀
步骤4、烟气在电除尘区(6)停留一段时间,电除尘区(6)在较短的电场空间内除去烟气中的大部分粉尘颗粒;从电除尘区(6)出来的低粉尘浓度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区(7)进行进一步过滤除尘;
步骤5、烟气由下而上通过脱硝催化剂层(8),进行催化脱硝反应;
步骤6、经脱硝反应的净烟气从出口烟道(9)排出,灰渣由电袋除尘装置灰斗下方的水平机械输灰装置(10)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50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