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氟乙酰基三肽-2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5042.0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佳;王小燕;罗日朗;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莱拉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06 | 分类号: | A61K38/06;A61P17/00;A61P35/00;A61K8/64;A61Q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酰 基三肽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多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三氟乙酰基三肽‑2的用途。本发明研究表明,三氟乙酰基三肽‑2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该作用在体外及细胞内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细胞实验还表明,三氟乙酰基三肽‑2具有良好的降低黑色素水平的作用,因此证明三氟乙酰基三肽‑2可用于制备美白祛斑的产品,也可用于治疗由酪氨酸酶过度活化或表达导致的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三氟乙酰基三肽-2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三氟乙酰基三肽-2(Trifluoroacetyl tripeptide-2),序列为TFA-Val-Try-Val–OH,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高端化妆品的原料,其功效包括抵抗皱纹,紧致皮肤,延缓衰老,减轻眼袋下垂。据报道,它能抑制早衰蛋白(Progerin)合成,促进多配体蛋白聚糖(syndecan)产生,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和MMP9活性,减少对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分解,保持其完整性,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减少弹性蛋白降解,促使皮肤更紧致和具有弹性。InstitutEuropeen de Biologie Cellulaire和Unipex Innovations共同销售的IP[INCI:Dextran,Trifluoroacetyl Tripeptide-2]的功效物便是三氟乙酰基三肽-2。关于三氟乙酰基三肽-2的其他生理活性,目前尚未见进一步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三氟乙酰基三肽-2的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水平方面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三氟乙酰基三肽-2在制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体外研究和细胞内实验表明,三氟乙酰基三肽-2在一定浓度范围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多巴醌的生成,随着肽的浓度越高,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越高。本发明体外实验中,三氟乙酰基三肽-2对酪氨酸酶存在抑制作用的浓度范围为1~10mg/mL。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超过50%的浓度范围为3~10mg/mL。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超过95%的浓度范围为5~10mg/mL。细胞实验表明,浓度为50μg/mL的三氟乙酰基三肽-2对B16黑素瘤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存在抑制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三氟乙酰基三肽-2在制备降低黑色素水平的产品中的应用。
对使用含有三氟乙酰基三肽-2精华液的受试者进行黑色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三氟乙酰基三肽-2具有显著的抑制黑色素水平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三氟乙酰基三肽-2在制备治疗由酪氨酸酶过度活化和/或表达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所述由酪氨酸酶过度活化和/或表达导致的疾病为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或黑色素瘤。所述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包括雀斑、黑斑、妊娠斑、黄褐斑和/或老年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三氟乙酰基三肽-2在制备美白和/或祛斑的化妆品中的应用。所述祛斑是指去除由和色素沉积导致的皮肤色斑,具体的,所述祛斑为祛除雀斑、黑斑、妊娠斑、黄褐斑和/或老年斑。
本发明中,所述产品为化妆品。所述化妆品的剂型包括精华液、霜、膏、乳液、化妆水、面膜和/或洁面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美白和/或祛斑的化妆品,其包括三氟乙酰基三肽-2、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甘油、透明质酸钠、海藻糖、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和水。
本发明所述的化妆品由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三氟乙酰基三肽-2溶液中三氟乙酰基三肽-2的浓度为2500pp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美白和/或祛斑的方法,其为给予本发明所述的化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莱拉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赛莱拉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5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