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5054.3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陈彬滔;白洁;杜炳毅;雷明;薛罗;徐中华;刘雄志;何世琦;马轮;史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层含 气性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该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包括:(1)获取测井数据以及地震数据;(2)基于所述测井数据构建岩石物理分析量版;(3)基于所述岩石物理分析量版拟合含水砂岩线性趋势线;(4)基于所述岩石物理分析量版以及含水砂岩线性趋势线构建含气砂岩预测因子;(5)将所述地震数据代入含气砂岩预测因子的计算公式中获得含气砂岩预测因子地震数据体;(6)基于所述含气砂岩预测因子地震数据体进行储层含气性检测。该方法能够降低储层预测的多解性,提高勘探开发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孔隙含烃砂岩储层预测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叠前反演以及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不同研究区块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纵波阻抗、横波阻抗以及密度等属性构建的储层识别因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分砂岩储层与泥岩盖层的功能,经典的储层识别因子包括: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泊松阻抗以及Russell流体因子等,在不同工区与盆地内不同识别因子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通常情况下,对储层岩性与流体具有较强敏感性的识别因子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引入待定系数,待定系数的引入一方面增强了属性因子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储层预测的人为干扰与预测结果的多解性,对于勘探程度较低的研究区块岩石物理基础资料欠缺进一步加剧了预测结果的不可控性。
针对上述问题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确定储层识别因子,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构建具备工区适用性的属性因子,充分利用经验数据拟合与趋势分析,深入开展数据挖掘,总结局部规律。然而目前的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依旧存在精度低及预测结果不可控性的缺陷。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具有更高精度的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从而能够降低储层预测的多解性,提高勘探开发的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层含气性检测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1)获取测井数据以及地震数据;(2)基于所述测井数据构建岩石物理分析量版;(3)基于所述岩石物理分析量版拟合含水砂岩线性趋势线;(4)基于所述岩石物理分析量版以及含水砂岩线性趋势线构建含气砂岩预测因子;(5)将所述地震数据代入含气砂岩预测因子的计算公式中获得含气砂岩预测因子地震数据体;(6)基于所述含气砂岩预测因子地震数据体进行储层含气性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步骤(1)中的测井数据包括:纵波速度曲线、横波速度曲线、密度曲线以及测井油气水解释成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步骤(1)中的地震数据包括:叠前地震反演获得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地震数据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步骤(2)中,基于所述测井数据构建岩石物理分析量版的具体方法包括:基于测井数据中的纵波速度曲线、横波速度曲线、密度曲线与测井油气水解释成果构建岩石物理分析量版,其中岩石物理分析量版的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Y,X=ρ/vs,Y=ρvp,ρ为密度,单位为g/cm3,vs为横波速度,单位为Km/s,vp为纵波速度,单位为Km/s。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步骤(3)中,基于所述岩石物理分析量版拟合含水砂岩线性趋势线的具体方法包括:在岩石物理分析量版中,选取目的层段含水砂岩储层区域数据点进行线性拟合,获得含水砂岩线性趋势线,其中,拟合得到的趋势线公式为:
Y=kX+d
其中,X=ρ/vs,Y=ρv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5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