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5398.4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赫尔特;刘振国;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赫尔特生物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60 | 分类号: | C10J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捆式 秸秆 气化 装置 设计 构造 方法 | ||
1.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包括一个水冷且内部为陶瓷隔热衬里的整捆秸秆气化室,整捆秸秆气化室的底板呈斜角,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包含有从上方输送整捆秸秆捆包的自动化整捆秸秆上料装置,一个用于指示整捆秸秆气化室内秸秆投入量的秸秆捆包填充量指示钮和位于整捆秸秆气化室顶部的燃烧空气给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整捆秸秆气化室(1)后向下布置了一个后气化室(2),并且在整捆秸秆气化室(1)和后气化室(2)之间布置了可转动炉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炉排(3)包含可围绕可转动炉排(3)纵轴旋转的水平布置的炉排内管(18)和炉排外管(19)两个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转动炉排(3)的炉排内管(18)和炉排外管(19)双管彼此套在一起,冷却剂(27)在炉排内管(18)中流动,炉排外管(19)的外侧布置有硬质陶瓷层(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外管(19)外侧上的硬质陶瓷层(23)的横截面为近椭圆形,硬质陶瓷层(23)可以通过不锈钢制成的耐高温钢支撑杆(20)加强稳固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气化室(2)四周布置了冷却水套(7),在冷却水套(7)的内测布置了陶瓷隔热衬里(8)以及若干个给风口(12),在后气化室(2)的最低点布置了一个排灰装置(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捆秸秆气化室(1)和所述后气化室(2)的内表面设计成与水平面成最小约55°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炉排(3)、所述后气化室(2)和所述烟气排放通道(13)的尺寸和相互布置使得可燃烟气(11)流过后气化室(2)的路径大致为U形,并且可燃烟气(11)在后气化室(2)中的停留时间长于一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呈水平布置的燃烧室(10)布置在带槽钢制燃烧室管(36)中,并且包含至少两个嵌套的、由支撑石(35)支撑的耐火砖制成的第一燃烧室拱顶(33)和第二燃烧室拱顶(34),支撑石(35)与带槽钢制燃烧室管(36)的开口桥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捆式秸秆气化装置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布置的冷却水套(7)由金属的内弯板(37)和外弯板(38)组成,内弯板(37)和外弯板(38)以等距离尺寸彼此交错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赫尔特生物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赫尔特生物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53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