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层液体芯有机压电材料杆的蚊子触角实体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5465.2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边义祥;曾铄峰;姜亚妮;郑再象;郭广明;朱林;吴志学;刘冬稔;王昌龙;陈文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层 液体 有机 压电 材料 蚊子 触角 实体 模型 | ||
1.一种基于双层液体芯有机压电材料杆的蚊子触角实体模型,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部开口的圆盒状刚性底座(3);
所述刚性底座(3)的上部开口以柔性弹性膜(4)密封;
还包括一部分直径大、部分直径小的阶梯结构弹性杆(2),所述阶梯结构弹性杆(2)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3)底部,其上端穿过所述柔性弹性膜(4),伸出于刚性底座(3)上表面;
所述阶梯结构弹性杆(2)伸出于刚性底座(3)上表面的部分纵向分布多层纤毛层,每层纤毛层包括一端与所述阶梯结构弹性杆(2)固定连接的周向均布的多根纤毛(5);
还包括水平放置于阶梯结构弹性杆(2)周边并与其紧密接触的四根液体芯有机压电材料杆(11、12、13、14),各相邻液体芯有机压电材料杆(11、12、13、14)之间相互垂直;
每根双层液体芯有机压电材料杆(11、12、13、14)两端分别通过立柱(15、16、17、18、19、20、21、22)与刚性壳体(3)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子触角实体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均布于同层的多根纤毛(5)长度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蚊子触角实体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纤毛层纤毛(5)的长度自下往上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蚊子触角实体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根双层液体芯有机压电材料杆(11、12、13、14)两端分别与一立柱(15、16、17、18、19、20、21、2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5、16、17、18、19、20、21、22)下端与刚性壳体(3)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子触角实体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层液体芯有机压电材料杆(11)包括有机压电材料内圆筒(102)、柔性外圆筒(104);
所述有机压电材料内圆筒(102)与柔性外圆筒(104)之间充满外层导电液体(103),所述有机压电材料内圆筒(102)内充满内层导电液体(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蚊子触角实体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压电材料内圆筒(102)与柔性外圆筒(104)两端分别与柔性弹性堵头(105、106)密闭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蚊子触角实体模型,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端与内层导电液体(101)电连接的内层电极引线(108)、一端与外层导电液体(103)电连接的外层电极引线(10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蚊子触角实体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导电液体(103)和内层导电液体(101)为炭黑溶液、金属离子溶液或金属化合物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54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