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6077.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山林;白帆;杨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骨干 缺损 人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涉及医疗假体技术领域。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以及能够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外壁均开设有与患者骨端连接的外螺纹;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端头连接,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端头连接;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杆连接。达到了使用效果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假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保肢手术目前已成为恶性骨肿瘤的主流治疗方法;同时,严重创伤、感染等因素导致的结构性骨缺损也需要进行骨组织重建才能恢复肢体的功能。骨肿瘤理论上可发生在各个部位,而四肢短管骨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假体的设计和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的对假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膝、髋等的较大负重关节,并且这些大关节假体在临床中应用的较为广泛,而对于四肢短管骨的骨干部的假体很少有较深入的研究。
目前短管骨的骨干部假体研究和发展相对滞后,现有技术的短管骨的骨干的假体大多是采用骨水泥固定方式,但当采用骨水泥固定时,对假体置入的操作要求较高,一般要求“一次性精确”置入假体,并且在骨水泥完全固化之前必须维持假体和宿主骨相对固定,因为骨水泥一旦固化,假体很难再次进行调节,而若在骨水泥固化前反复调节假体的位置或未能维持假体和宿主骨相对固定的话,就会降低假体的稳定性,很容易造成假体早期松动、脱出、沉降等并发症的出现。而且,骨水泥固定的假体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假体失效后的二期翻修手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病例甚至需行多次手术才能解决问题,而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其假体翻修手术的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术后效果不佳、致残率较高。而且,在严重创伤和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四肢短管骨干部骨缺损的病例中也常常需要骨干部假体进行骨组织重建,采用骨水泥固定方式的也同样弊端。
因此,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假体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以及能够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端头和所述第二端头的外壁均开设有与患者骨端连接的外螺纹;
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端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端头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端头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一阶梯光孔;
所述第一阶梯光孔贯通所述第一连接杆。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端头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一定位凸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定位孔的截面和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截面均呈多边形。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端头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的第二阶梯光孔;
所述第二阶梯光孔贯通所述第二连接杆。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端头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