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微孔多聚糖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止血抑菌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6095.4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宋翠翠;刘连涛;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0 | 分类号: | A61L24/00;A61L24/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宋海海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微孔 聚糖 医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止血 制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孔多聚糖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止血抑菌制剂,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微孔多聚糖医用材料是由淀粉基微孔颗粒和白芨多糖复合制备而成。本发明首先经酶解反应制备淀粉基微孔颗粒,然后与白芨多糖混合酸化处理,中和、洗涤、干燥、灭菌,得到复合微孔多聚糖医用材料。该材料具有吸水和粘附作用,可快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形成即时凝胶,粘附创面机械性封堵血管破口,同时此物理屏障可以隔离伤口,起到一定的防粘连作用。该材料中含有白芨成分,本身具有止血、抗菌、消肿生肌的作用。这种复合微孔多聚糖医用材料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好,并同时具有止血和抗菌双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微孔多聚糖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止血抑菌制剂。
背景技术
止血是外科及创伤手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良好的止血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是采用生物相容性的可吸收材料来止血,近年来医学界对止血材料的要求日益增高,但国内外研制的止血材料产品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发生伤口较深或创面较大的出血时,大多数止血产品无法在止血同时提供抗菌效果,从而造成高概率创面感染。因此研制一种既安全、止血效果好,又具备抗菌性能的止血材料,便可解决医学界创面易感染的难题。
目前,临床使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主要有胶原类(含微纤维蛋白胶)、明胶类、海藻酸类、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类、壳聚糖类、植物淀粉类等。这些材料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各自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明胶和胶原类止血产品具有亲水性和多孔结构,能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而达到止血的效果,但其含有异种蛋白,易引发过敏反应;海藻酸类产品遇水后形成的凝胶体是一种非粘性物质,不能与创面很好的粘附贴合,需要用辅助材料固定,这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纤维素类在体内降解时间长,降解产物呈酸性,可能引发局部炎症或影响局部组织愈合;壳聚糖类止血产品因其带有正电荷,与人体带有负电荷的红细胞作用形成凝血块,加速止血,但由于壳聚糖类产品来源于海洋生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原风险。
植物淀粉类止血材料是近期受医学界备受关注的,因植物源淀粉生物相容性好,不易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通过吸水作用富集浓缩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从而实现止血,在机体内降解时间短。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6060461的美国发明专利和专利号为100453122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微孔多聚糖止血粉(Arista)制备方法和一种止血微粒及其制法。用原淀粉交联的制成止血粉,其生物相容性好,但吸水性不够强、吸水倍率低、且吸水速率慢,限制了其止血性能的提高;专利号为ZL200910016401.5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由原淀粉与羧甲基壳聚糖乳化交联制备的止血粉,由于羧甲基壳聚糖的亲水性及与血细胞的结合,提高了材料的凝血作用;而羧甲基壳聚糖是由脱乙酰化的甲壳素经羧甲基化而成,来源于动物,存在一定的风险;中国专利CN201510142963.X公开了一种复合淀粉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以马铃薯淀粉和变性淀粉为原料,将马铃薯淀粉和变性淀粉分别经乳化交联处理后,再各自过筛,最后采用干粉混合法以一定比例将两者混合而得。
上述提到的植物淀粉类的止血材料均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组织反应小、无抗原活性、体内可降解等优点,但都没有抑菌作用。由于多数情况下创伤和感染总是同时发生,由于受到创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创伤后感染发生率极高,同时在后续治疗中可能会引起新的继发性感染和交叉感染,目前控制细菌感染常常采用的方法为应用抗生素,但抗生素会局部创面的抑菌效果往往有限,而且还具有耐药性、毒副作用及抗生素滥用等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孔多聚糖医用材料,该多聚糖材料均来源于植物,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好、有效止血,还具有抗菌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复合微孔多聚糖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