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型推力杆的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6111.X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翁明武;徐强;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德仕汽车部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德仕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1D9/00;C22C21/02;C22C21/08;C22F1/043;C22F1/047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力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型推力杆的制造工艺,先整体锻造毛坯,然后对毛坯机加工得到推力杆,紧接着处理推力杆表面;所述锻造毛坯具体为:(1)利用锻造设备对加热到410‑470℃的铝合金坯料进行锻打,得到推力杆毛坯;(2)切除推力杆毛坯的边料;(3)对推力杆毛坯热处理。由于铝合金压铸过程中易热裂,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的倾向性较大,现有的铝合金压铸工艺适用于制造形状复杂但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本发明使用铝合金锻造工艺,锻造时只需控制铝合金压铸的温度、保温时间、锻造速度便能制造出铝合金坯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推力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型推力杆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V型推力杆是重型汽车上一种连接车桥与车架的装置,用来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及其对应的反作用力。V型推力杆的顶端端头与车桥相连接,开口端的两个端头与车架连接。
V型推力杆目前主要结构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四个接口均为热铆接,该结构生产时需要3人协同工作,且尺寸精度难以保证;第二种为V型开口的两端使用摩擦焊接,V型顶端采用热铆接,虽然一定程度减轻了推力杆的重量,但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第三种为四个接口均为摩擦焊成型,但工艺流程长,需要经过四次摩擦焊接成型,且焊接的参数及形位公差均对推力杆的强度影响较大。
此外,以上三种V型推力杆的管体及端头均为碳钢材料,碳钢材料的V型推力杆存在重量较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型推力杆的制造工艺,简化了V型推力杆的生产工艺,具有生产工艺流程短的优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V型推力杆的制造工艺,先整体锻造毛坯,然后对毛坯机加工得到推力杆,紧接着处理推力杆表面;
所述锻造毛坯具体为:
(1)利用锻造设备对加热到410-470℃的铝合金坯料进行锻打,得到推力杆毛坯;
(2)切除推力杆毛坯的边料;
(3)对推力杆毛坯热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推力杆毛坯热处理时先固溶处理再人工时效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溶处理的过程为:将推力杆毛坯加热到550±10℃温度下保持2小时,然后淬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淬火转移时间小于15秒,所述淬火时采用水淬,水温为25-3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工时效处理的过程为:将固溶处理的推力杆毛坯在180℃环境下保温10小时,接下来空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锻打过程为:加热410-470℃、保温100-170min后第一次模锻,接下来再加热至410-470℃、保温30min后再第二次模锻至设计尺寸,然后加热至410-470℃、保温10-15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合金坯料中各元素含量如下:Si:1.2%~1.7%;Fe≤0.2%;Cu:0.4%~0.5%;Mn:0.3%~0.6%;Mg:1.1%~1.6%;Cr:0.2%~0.35%;Zn≤0.5%;Ti≤0.1%,其余为Al。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加工推力杆的内孔,具体过程为:在立式数控车床上对毛坯的三个端头进行机加工,得到装配球铰及挡圈所需的内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推力杆表面,具体过程为:对机加工后的推力杆进行表面处理,使之满足技术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德仕汽车部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德仕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德仕汽车部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德仕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