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腕部约束带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6288.X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4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启斌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腕部 束带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腕部约束带的使用方法,配套一种腕部约束带,腕部约束带使用多个衬垫并将多个衬垫集成至约束带上的用于捆缚腕部的一端进而形成捆缚装置,依次进行组合壳体、定位固定组件、调节带身长度、启用衬垫移动组件、解除固定组件的固定、拆分壳体的步骤完成使用;利用设置在捆缚装置上的衬垫支撑组件与衬垫移动组件的配合沿垂直于腕部的方向逐个的往复移动衬垫,促进捆缚位置的气体流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约束带捆缚位置空气流通困难,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约束带舒适性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部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中,为防止麻醉未醒、神志不清、昏迷等意识障碍的患者因躁动而发生坠床、拔管、抓伤、撞伤等意外情况;合理使用医用约束带能够控制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等)避免病伤害他人或自伤;防止谵妄、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患者安全;确保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且有助于病患的身体恢复,保护医务人员以及家属。
腕部约束带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其下垫衬垫且其捆缚的松紧程度应该适宜(以能伸入1~2手指为宜);使用时需要注意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及感觉等,每2小时定时松解一次,并改变病人的姿势(活动受约束肢体),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现有技术中的腕部约束带在使用时,因约束带捆缚位置空气流通困难,衬垫和人体接触的位置会产生局部燥热,舒适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腕部约束带的使用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约束带捆缚位置空气流通困难,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约束带舒适性好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腕部约束带的使用方法,配套一种腕部约束带,腕部约束带包括带身、固定组件、长度调节装置和捆缚装置;
所述的捆缚装置包括壳体、衬垫组、衬垫移动组件、动力组件和控制单元;
所述的壳体为捆缚装置的外壳,其主体成空心圆柱形,由两个弧形板组成,两个弧形板分别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的壳体还包括壳体锁止组件,壳体锁止组件起到在壳体组合时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锁定的作用;
所述的衬垫组用于防止约束过程对佩戴者造成伤害;
所述的衬垫组由多个衬垫构成,衬垫的数量为五个及以上;
所述的衬垫组包括衬垫主体和衬垫支撑组件;
所述的衬垫主体为柱形或形似香蕉的衬垫条;
所述的衬垫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定位所述的衬垫主体;
所述的衬垫移动组件起到带动所述的衬垫组沿垂直于壳体的轴线的方向移动的作用;
所述的动力组件用于为衬垫移动组件的动作提供动力;
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各部件的运行;
腕部约束带的使用方法步骤为:
1)首先将所述第二壳体平面朝上放置于腕部之下;
2)将所述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的第二壳体平面相对,利用所述的壳体锁止组件将二者组合;
3)利用所述的固定组件将腕部约束带的一端固定在固定件上;
4)通过所述的长度调节装置调节带身的长度;
5)通过控制单元启用所述的衬垫移动组件,开始腕部约束带的使用;
6)腕部约束带使用完成后,将所述的固定组件自固定件上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启斌,未经张启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2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