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站多星与多站组网的近地面二维降雨场重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6519.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6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西川;咸明皓;赵迎诚;高太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10 | 分类号: | G01W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11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站多星 组网 地面 二维 降雨 场重构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站多星与多站组网的近地面二维降雨场重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探测区域的地面布设单站多星接收站,利用多站组网方式构建单站多星接收站与卫星之间的星地链路网络,并对单站多星接收站接收到的卫星下行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和提取,得到卫星信号接收强度信息;然后将探测区域近地面二维平面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矩形方格,计算每条星地链路在各个矩形方格中的投影分量;在提取降雨衰减和划分方格的基础上,利用雨衰关系反演得到雨强分布,雨强分布信息可以融合探测区域地理信息,完成近地面二维降雨场的重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大范围降雨的实时、准确、连续的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合作源卫星信号探测大气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单站多星与多站组网的近地面二维降雨场重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获取近地面二维降雨场资料有利于研究降雨的水平分布特征,对农业灌溉、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二维降雨场监测的传统探测手段主要包括雨量筒组网、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其中雨量筒对单点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其组网探测的空间分辨率取决雨量筒的布设密度,而且对于山区、海岛等地区的维护成本较高。天气雷达能够实现大范围降雨的连续监测,并且输出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结果,但是其通过空中云雨回波反演地面雨强,对近地面降雨情况的代表性不够准确,且在低仰角时容易受到地物的影响产生较大的误差。气象卫星则能够实现对全球范围的降雨观测,并且能够实现降雨内部结构的反演,但对于某一区域,气象卫星一天仅能过境两次,因此观测的时间分辨率较低,无法满足降雨场连续实时监测的要求。
目前,世界上有接近200多颗地球广播通信卫星在轨运行。降雨时的卫星信号变化与降雨强度较高的相关性,利用某一固定卫星接收站的某一刻卫星的信号衰减信息可以实现降雨强度的反演(如专利201910170984.0所记载),但是仅能获取单条链路的平均雨强。利用类似动中通天线,利用伺服天线对某一极轨卫星进行跟踪,可以反演垂直降雨场(如专利201911073941.7所记载),利用多个伺服天线跟踪多颗极轨卫星,可以反演三维降雨场(如专利201910965486.5所记载),但是伺服天线与固定天线相比,价格昂贵,普及程度不高。我国广播卫星用户已超过1亿,均是采用固定天线,其卫星接收终端具有天线体积小、价格低、操作简单、无需额外维护等优点。为了充分发挥已有卫星接收设备的探测潜力,有必要设计基于单站多星和多站组网的近地面二维降雨场探测系统,并实现基于区域分布的降雨场重构方法,进一步提高近地面二维降雨场的探测精度和时空分辨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增加现有卫星接收设备成本的基础上,基于已有卫星接收设备的探测潜力,设计一种基于单站多星与多站组网的近地面二维降雨场重构方法及系统,以达到准确观测近地面降雨情况并顺利重构二维降雨场的目的。本发明利用单站多星和多站组网方式构建近地面二维降雨场探测系统,在提取降雨衰减和划分方格的基础上,利用雨衰关系反演得到雨强分布,雨强分布信息可以融合探测区域地理信息,完成近地面二维降雨场的重构。
发明内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单站多星与多站组网的近地面二维降雨场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探测区域的地面布设单站多星接收站,每个单站多星接收站通过配置的多个固定天线分别接收多颗卫星的下行信号,n个单站多星和m颗卫星之间的星地链路路径互相交叉,形成具有n×m条星地链路的密集网络。
(2)设置采样时间点,记采样时间点总数为
(3)将探测区域近地面二维平面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矩形方格,计算每条星地链路在各个矩形方格中的投影分量。
(4)构建雨衰方程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