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镁锂合金薄带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6671.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涛;蒯支明;姜文晓;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6 | 分类号: | C22F1/06;C22C2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赵进;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合金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镁锂合金薄带的制备工艺,包含以下步骤:(1)将镁锂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2)将均匀化退火后的镁锂合金铸锭进行多道次热轧,道次间歇不进行中间退火,最后一次热轧后退火得到板材I;(3)将板材I进行多道次冷轧,道次间歇进行中间退火,最后一次冷轧后退火得到带材II;(4)将带材II进行多道次异步冷轧,道次间歇不进行中间退火,最后一次异步冷轧后退火得到带材III。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能够制得厚度低至0.4mm以下的力学性能良好的镁锂合金薄带,其屈服强度为225~270MPa,抗拉强度为295~342MPa,延伸率为15%~2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镁锂合金薄带的制备工艺,属于金属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镁锂合金具有低密度、良好的韧性与可塑性、高比强度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军事汽车、医疗器械和3C行业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镁锂合金也有其缺陷,比如容易被氧化燃烧、铸造工艺复杂以及绝对强度低、生产成本高、室温成形性差、与钢和铝相比强度低等。通常,镁锂合金塑性较差的原因是其具有HCP的晶体结构的α-Mg相,从而导致其缺少独立的滑移系。因此对镁合金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就比较困难。我国有关镁锂合金的研究较晚,在镁锂合金的应用及工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当镁合金中添加了锂元素,晶粒内部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晶格畸变,其中合金的晶胞参数中数值c减少的比数值a更快,从而降低了镁合金的c/a值,通过使临界分切应力降低,进而激活出较多数量的滑移系。所以在室温下,镁锂合金的α-Mg相可以存在两个滑移系,即同时存在基面滑移系和柱面滑移系,使α-Mg相更容易变形。当Li元素的含量超过5.7%时,镁合金中出现了BCC结构的β-Li相。当Li元素的添加量为5.7%~10.3%,镁锂合金中HCP结构的α-Mg相与BCC结构的β-Li相同时存在;当Li元素的含量在10.3%以上时,此时合金已经完全转变为BCC晶体结构,即合金是单相β-Li相组织。因为BCC结构能产生更多的滑移系,使位错滑移更容易进行,所以BCC结构的镁锂合金的变形性能要优于HCP结构的镁锂合金,从而可以改善镁锂合金的塑性成型能力。尽管双相结构改变了变形机制进而增加了镁合金的可加工性,但是合金强度不可避免会降低。因此,可以通过添加第三种元素(Al,Zn,RE等)形成固溶强化和沉淀强化的效果来补偿降低的强度。除此之外,不同的金属成形工艺(轧制、挤压等)也可以进一步强化镁锂合金,经过多次退火处理,使镁锂合金的组织和塑性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另一方面,镁锂合金的成形性随着滑移系的增加而增强,即高温时非基面和c+a锥面滑移系会开动,这使得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成形性,可以通过轧制和退火处理制备板带材。
镁锂合金有几个方面制约了其轧制板带材的应用:(1)镁锂合金塑性比较差,成形难,容易存在内裂、边裂等缺陷;(2)普通的同步轧制方式轧制镁合金时,所获得的板带材会存在强度很大的基面织构,从而导致材料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3)道次压下量小,还要退火才能进行后续加工,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因此,需要开发能够强化提高镁锂合金性能的新的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镁锂合金薄带的制备工艺,能够制得厚度低至0.4mm以下的力学性能良好的镁锂合金薄带,其屈服强度为225~270MPa,抗拉强度为295~342MPa,延伸率为15%~22%。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镁锂合金薄带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镁锂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
(2)将均匀化退火后的镁锂合金铸锭进行多道次热轧,道次间歇不进行中间退火,最后一次热轧后退火得到板材I;
(3)将板材I进行多道次冷轧,道次间歇进行中间退火,最后一次冷轧后退火得到带材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